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

身心靈講座

標題 身、心、靈修持心得分享-1070115
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(2018-01-15 14:22:30) IP 36.231.32.20
內容 身、心、靈修持心得分享-1070115

 

{身}—就是{四大}地、水、火、風的結合體所顯現出來的{相}。就是現在{假身}所謂的{我身}。

{心}---就是那無時無刻都與你{假身}同在的{心}、它不是指{肉團心}、所謂的{心臟}。:

  • 心有草木心、肉團心、精要心、緣慮心、真如心等。

  • ()、草木心:草心、花心、數心、無情之物,但能生長,毫無感覺作用。

  • ()、肉團心:屬生理物質,即五臟六腑之心,但有行質,全無知覺。

  • ()、精要心:是一種比喻,如中心、心要等,但取其義,沒有實質。

  • ()、緣慮心:即吾人現前見、聞、覺、知,對境的攀緣而產生的分別思慮之心。終日隨塵逐境,因緣起滅,緣起則有,緣滅則無,起滅無常,若離色等六塵,虛妄不實,此心本空。此心本無自體,僅是妄心已識所起的見相而已。

  • ()、真如心:各部經中皆有說明此心的存在,只是立名不同,其義則同如下:--

  • (1) 『涅槃經』稱之『常住佛性』。

  • (2) 『楞嚴經』稱之『妙真如性』。

  • (3) 『華嚴經』稱之『一真法界』。

  • (4) 『心經』稱之『實相』。

  • (5) 『禪宗』稱之『主人翁』,『正法眼藏

  • (6) 『儒家』稱之『理性』、 『明德』、 『良知』….等。


 


  • 如今僅就『真如心』來講,無妄為真,不變名如,真如實相,永恆不變,亦不壞滅,真如理體,如如寂靜不變,當體即空。此真實常住不變之心,即吾人現前一念靈知之性體,圓明寂照,不生不滅,究竟清淨、平等無礙,周遍具足一切功德智慧,沒有生死煩惱,遠離一切迷情妄相,亦無塵勞垢染。非一切法,而現一切法非一切相,而不離一切相,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若不依(心)其而立。然而此心何在?


 

心究竟是個什麼樣子?


  • (1) 它究竟何在?此心不在內亦不在外,也不在中間,無來無去,無方無所依,亦無蹤跡可循,非以言語可描述。

  • (2) 它像個什麼樣?無形無相,無聲無臭,無顏無色,非長非方,亦無大小,不可以有無稱之。

  • (3) 它無像可取:若說其有,卻視而不見、聽而不聞,若說其大,微塵不能入,若說其小,虛空不能容,若言其無,靈靈覺覺,應用周全。

  • (4) 它無處不在: 『見色聞聲大用現前,穿衣吃飯承渠恩力。

  • 它雖然寂靜不動,卻有感而遂通,應物隨緣,自在無礙,遍佈十方,無時不遍,無所不在,此心乃諸佛所同證,眾生本具,諸佛悟之而成三德(法身、般若、解脫),眾生迷之而成三惡道。終日迷而終日不離此心,當日悟而當日亦無所得,此即不生不滅,不增不減,隨緣不變,恢復眾生本具有的真心面目。這就是真心的一種奧妙作用。


華嚴經云:『三界唯心,唯有心故。』


  • 又云:『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』

  • 楞嚴經云『萬物所生,唯心所見。』

  • 此心乃萬物之根源,生佛之本體,實相般若由此心、觀照般若由此心,文字般若更不離此心;聽經聞法由此心,修因證果由此心,念佛參禪由此心,行住坐臥由此心。眾生本心被無明煩惱所蒙蔽而無法覺知此心的存在,妄執六塵緣影幻起的假相誤以為真,進而起惑造業,枉受生死,若能明心見性,尋回本心,則與佛一如,本經處處顯示,皆是要行者親證此心


{靈}  謂一切之根源。意指絕對平等之佛心、佛性、真如等。

 自佛教傳入我國,至六朝時代,信奉佛教者與批判佛教者之間產生多種歧見,其中,以佛教之輪迴報應說為主題所進行之理論探討,稱為神滅不滅論爭。首先,承認佛教輪迴報應說者以為,人死後,宿於肉體之靈魂兮神識一不會隨之死滅,而將繼續轉宿於另一肉體;且人經三世,輪迴於五道或六道中,必定身受相應於自己所做所為之善惡業報

 

。慧遠之弟子宗炳(375~443)作「明佛論」,揭示二種神不滅義:(一)輪迴之神識不滅,(二)法身之神識常住。或謂「法身神識常住」之義融合涅槃經之佛性說與道家思想,而將佛性視作道家理想境界中虛靜無為之心,此心即神識;又佛性(此處指法身)常住,亦即心神不滅之意。此外,宗炳又聯結輪迴之本體神識與法身之神識,闡述人於輪迴過程中漸次斷除煩惱,則輪迴之神識亦能歸於本來清淨之法身神識;成為唯有法身神識之狀態時,人即成佛。

 

 佛教本不說靈肉二元觀、靈魂不滅論等。因釋尊對靈魂與肉體之同異並不予以作答(即無記),亦即否定靈魂與肉體可截然劃分為二之想法。佛教係由實踐之主體而重視心的存在;此一存在論,係徹底立於心、物二者相關之立場,並不視一方為不滅之實體,另一方為生滅之假相,而認為心、物二者皆空,無自性可得。

 

因為無極生太極,太極又生兩儀,陽儀就是天,陰儀就是地,所以天地開泰之時,天地有好生之德,所以生成了萬物,以孕育眾生之所需,這是自然的現象。

 

天降甘霖而滋潤大地,地再生萬物而養育群生,但是眾生的七情六慾而壞了本性,本來純潔的靈性被染汙後,就會起妄心而造作,貪愛欲念,愚癡昏闇,壞事做絕,自然又再流轉輪迴,生生不息,造業不止,生死無盡期,肉身壞爛而血水流向四處,屍駭因而堆積如山高,就是萬物迷惑後所造諸罪業的緣故

 

七情六欲可說是人的本能,泛指人類基本的情緒及欲望。也是一個梵漢合璧的成語,在《禮記‧禮運篇》提到:「七情:喜怒哀懼愛惡欲。六欲:生死耳目口鼻。」是指一般人所具有的感情或生理需求及欲望。

 

然現今對於「六欲」的釋義,則源自佛典,即指凡夫對他人(尤其異性)所具有的六種欲望,據《大智度論》記載有:色欲、形貌欲、威儀欲、言語音聲欲、細滑欲、人相欲等六欲。因此,《禪要經‧訶欲品》提到:在禪修上對治此六種欲望的觀法,有不淨觀(治著前五欲及骨鎖觀(治著人相欲)

 

七情」,指一般人所具有的七種感情: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愛、惡、欲是具有感覺、認識、意志、思考等感情作用;也是利害之根,是非之主。一如《禪林寶訓順硃》所敘:「至一念既生,則性情相亂;七情既起,則愛惡交攻於自己,毀壞其生命,他人傷損其形體。」由於他人損傷自己之

 

所愛,因而忿恨難平,甚至殃及他人。

佛法稱人類及一切生物為「有情眾生」。所謂「有情」,是指一切有感情、意識的生物,多以情識、欲望為主導;又一切有情眾生皆是假借五陰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陰)和合眾聚而生,因此稱為眾生。

 

唯有情眾生不明諸法實相:世間乃眾多因緣假合所成,而妄執有「我」、「我所(有)」,以自我為中心,內心又與貪瞋痴慢疑等煩惱相應,遂有喜、怒、憂、悲、愛、憎、欲等七種情感作用,如此起惑造業,流轉不息

 

故《金剛經註釋》對於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之「」字,如此注解:「因其有所住,而人之七情六欲,皆足以汩沒其心,此心便不能生。」凡夫若能悟解此「心」即「無我」,則惑業不起,當下就能正見諸法實相,獲得無礙自在,而為聖者。

 

是以我們對於現前之「七情、六欲、三毒、無明」,視為「如蛇如蠍」,不敢觸著;若不小心誤觸或侵犯了,沒有不遭螫囓的,因而須特別謹慎地處理自己的「七情六欲」。這也是近年來「情緒管理」一直被視為重要課題的原因。

唯有不耽溺於外在形貌、言語音聲、細滑等諸相,方能遠離對境起執著、不捨所產生的憂、悲、愛、憎等情緒,而逍遙自在地過日子

 

修持本身、元精、元氣、元神、使得精氣神三家會合、則精氣神足何難解脫。當知除去{六賊}、五蘊皆空、心外無一法可得、心外一莫取相、調伏自心、使心安住、除去執著妄想、破除四相{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}、滅去三心{過去心、現在心、未來心}、二死永亡{變異生死、分段方死}等。將世間{七情六慾}斷滅、{五根}與{六塵}不再攀緣、則{六識妄心}不會起造作、向內觀照自心、找回本心{佛心}、回復本來面目{自性}即是{佛性}、了了明白{即心即佛}、{心佛一如}就能夠修證成果。

 

備註:九玄七祖是要超拔功德就度離苦得樂、諸神是要供養提升本身的恭敬心及布施功德力。

 

鄭老師讀後心得分享。

 




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