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

課程資料

標題 (31)無苦、集、滅、道{四聖諦道祥解}(三)
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(2015-02-03 14:00:56) IP 125.227.236.37
內容 ***續前講***(部分摘錄自人間福報)



(31)無苦、集、滅、道{四聖諦道祥解}(三)



{識通塞}



由十乘與十境來分析苦、集、滅、道知起滅之法:-



之前論《法華經》五百由旬,相對於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在見解上的觀點。今從圓教(實教)的角度,來分析五百由旬,這其中有橫通塞與豎通塞之別。 在橫通塞方面,具有三法:四諦、十二因緣,以及六度。

一、從四諦而言:苦集是塞、道滅是通。

二、從十二因緣來說:生起無明,而有生死的十二因緣為塞;滅除無明,脫離生死輪迴為通。

三、從六度來說:六蔽覆蓋心性是塞,六度是通。 從豎通塞方面,亦具有三法:

一、見思分段生死是塞,從假入空觀為通。

二、無知的方便生死為塞,從空入假觀為通;

三、無明因緣生死為塞,中道正觀為通。



什麼是方便生死與因緣生死呢?《佛性論》(大正31、799上)說: 出三界外有三種聖人,謂聲聞、獨覺,以及大力菩薩,住無流(不再流轉)界,有四種怨障,由此四怨障的緣故,不能獲得如來法身的四種功德波羅蜜。 所謂四怨障,即是:

一、方便生死,

二、因緣生死,

三、有有生死,

四、無有生死。



一、方便生死者:是無明住地,能生新的無漏業。譬如無明生行,或因煩惱方便,生起同類的煩惱果,名為因緣。如:無明生起諸不善行。若生不同類之果報,名為 方便。如:無明中生起善行,不動行故。今無明住地,生起新的無漏業,也是如此;或生同類,或生不同類;生福行名為同類,以同緣俗故;生智慧行,名不同類, 以智是真慧的緣故。是名方便生死。



二、因緣生死者: 是無明住地所生的無漏業,此無漏業名為因緣生死。譬如無明所生行是業,但感同類,不生不同類果。善行,但生樂果;不善,但招苦報;故名因緣生死。方便生死譬凡夫位;因緣生死譬須陀洹以上,但用故業,不生新業。





註: 1.六蔽:覆蔽吾人之清淨心有六種惡心。即



(1)慳心(慳貪心),指眾生因慳吝蔽覆於心,不能行於布施。

(2)破戒心,不能堅持禁戒。

(3)瞋恚心,指眾生由瞋恨忿恚蔽覆於心。

(4)懈怠心,不能精進勤修聖道之行。

(5)亂心(散亂心),指眾生由散亂蔽覆於心,妨於禪定。

(6)癡心(愚癡心),指眾生由愚癡蔽覆於心,而無智慧。



現在以橫(同時)與豎(前後)兩方面,來檢視修持法門中,何者為通往解脫的途徑?何者為修道的障礙?豎(前後)的三諦,如經;橫(同時)的三諦,如緯;縱 橫相織,方成三諦的真實義。若三諦中有苦集等煩惱相,就不能成就三諦的境智,如入空諦時,具有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度來檢視心法,及能所(主客)的對待,使 心中無苦集、無明及六敝的障礙。在假諦、中道諦中,檢視煩惱相,也是如此! 以下,在「入空諦」中,有析空觀、體空觀的不同。首先論「析空觀」。於「析 空觀」亦從通與塞之各別三項來說明:



一、三塞者:(一)苦集,(二)十二因緣,(三)六敝。

二、三通者:(一)道滅,(二)因緣滅,(三)六度具備。以下,解釋三塞相:



{析空觀}



指分析諸法而入空之觀法。與「體空觀」相對稱。又作析色入空觀、析假入空觀、析法入空觀、生滅觀、拙度觀、析法觀。此係貶小乘及成實論所說空觀之語。即分 析人乃由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等要素所構成,分析色法至極微(物質構成之最小單位),或分析心至於一念(六十剎那),而以此分析之結果觀人、法二空之理。 此即小乘佛教之空觀。



(一)苦集:如從假入空觀,破除各種見思惑為主;見惑中的單見、複見、具足見、無言見等錯誤見解,及思惑中的八十一品惑,這些是增長煩惱,阻礙修道人的智慧與解脫。若取著其一,即造煩惱業,墮落生死輪迴,那能見到出世間生死的「道、滅」呢?



(二)十二因緣:不能了知見思惑中的四諦理,即是「無明」。既有「無明」,就會引生「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……乃至老死」的因緣,生生輪轉不已!



(三)六敝:因為「無明」,故對於一切諸法慳吝不捨(不肯布施);因慳貪煩惱故,在生死的此岸輪迴,無法出離。六敝中,除慳貪外,因無明故造毀犯、瞋心、懈怠、散亂、愚癡等業。



已說明「析空觀」的三塞相,繼續解釋「析空觀」的三通相:



(一)道、滅:若在各種見惑之起心動念中,了知無自性空的本質,是無常變化、沒有自主性、主宰性,能去除造業的煩惱心。沒有造業的因,就不會有造業的果報,是名為「道」。因為「道」,故能「滅」除諸惑!



(二)因緣滅:若能了知四諦理之實相,就不會有「無明」;沒有「無明」就不會有「老死」之輪迴流轉了。



(三)六度備:既無「無明」的因緣,就能捨去世間的一切慳貪等六敝的執著,到達涅槃的彼岸了。 若能以此「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度」,檢視修道中之「通、塞」相,方能於道上有所成就。以上,是從「析空觀」所論之三塞與三通相。



從「體空觀」來說,能體會諸見當體即空,及能觀照的心也是無自性空。如:羅漢的心,已無三界之見思惑,但尚稱為「無漏的五陰」而已,何況是我們凡夫執實、執有的五陰身呢?故,五陰乃一切斷惑之根本也。今再分析「體空觀」塞與通的情形。從「塞」的角度而言:



(一)苦集:若是執取五陰是實有,則造煩惱業,因而流轉生死。



(二)因緣:若不能了達五陰的四諦相,即是無明;有了無明,則不免生死輪迴了



(三)六敝:若愛著空觀智慧不能行捨,則成為修道的障礙。(其它敝害,也是如此)



從「通」的角度來說,能以體空觀一一檢視,能觀的心與所觀的境,若有苦集、因緣、六敝等煩惱執著,要一一破除;若能破除障礙,就能成就。去除見思惑的障 礙,即通三百由旬也(斷見思惑)。  接著,用橫(同時)、豎(前後)檢視「從空出假」的障礙、通達相,也就容易理解了。從病因、藥方、授藥的方法,一 一檢校,明了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度之通塞相,則能成就四百由旬(斷塵沙惑)。 又再以橫(同時)、豎(前後)檢視「中道正觀」,於無明、法性真緣、三假 上,破除障礙,通達實相。一一檢校,能觀的心與所觀的境,於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度中,去除無明,則能成就五百由旬(斷無明惑)。



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軍之路程。

 為比喻修行佛道各種過程之用語。即意謂受持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,行人即漸次近於阿耨菩提;譬如人若欲過百由旬、二百由旬、三百由旬、四百由旬之曠野險 道,依次先見放牧者、疆界、園林等諸相,故知即將近於城邑聚落。但大智度論則以為險道係指世間,百由旬指欲界,二百由旬指色界、三百由旬指無色界,四百由 旬指聲聞辟支佛道。



天台智顗謂凡聖同居土(指六道凡夫及三乘聖者共同雜居之國土,為三界之果報)為三百由旬;方便有餘土(指斷除見思煩惱而出離三界生死者之生處)為四百由 旬;實報無障礙土(指已證一分中道之理者之果報土)為五百由旬,超越實報無障礙土即為究竟之常寂光土,乃諸佛如來之居處。

又吉藏以三界為三百,

聲聞地為四百,

緣覺地為五百。

窺基則以三界之結惑為三百,七地所斷之習氣為四百,八地以上所斷之無明為五百。



之前所說為次第三觀之「識通塞」相,若能如此檢視,於通教六地、別教初地,經阿僧祇劫的修行,方到實相的寶所(佛地),此是豎(前後)的三諦相。如:《涅 槃經》說:「須陀洹(初果羅漢)的行人,要八萬劫方到寶所,乃至辟支佛,要十千劫方到寶所。」 又從三觀的角度,橫(同時)論通塞。如:《大品般若經》 說:有菩薩從初發心即與薩婆若(空慧)相應,破除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度之「塞」相,得過三百由旬(斷見思惑);又說;有菩薩從初發心,即能遊戲神通、淨佛 國土,此是從空出假意。若初發心即修「假觀」,亦用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度,來檢視能觀的心、所觀的境,破除障礙,得過四百由旬(斷塵沙惑)。又有菩薩,從 初發心,即坐道場,成等正覺,此即是中觀意。於初發心中,即修「中道正觀」,亦用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度,來檢視能觀的心、所觀的境,破除障礙,得過五百由 旬(斷無明惑)的佛地。



***待續***




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