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

課程資料

標題 (1)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
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(2015-02-03 14:50:12) IP 125.227.236.37
內容 (1)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



經名解說:瑤池金母



瑤池金母乃天界眾仙女之首,凡是天地間得道女真神仙,皆屬其管轄,其地位在眾仙中最為崇高。

 

  鴻濛未判,天地混沌,日月不分,斯時,無窮盡先天聖佛仙真混元一氣,放無量亮光,運轉虛空,即是玄玄上人,又稱元始天王。

 

   因位居至上,又稱上帝。又為萬物之始祖,故有稱天父、老母。因不知其名,故稱玄玄;不知其原,故稱元始,則是大道之元,無名之始。

 

    運轉既滿週圓,氣自分散,故化三清;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靈寶天尊,太清道德天尊,玄、元、始三位一體,三我既成,三清分化有形,清輕之氣上昇,而子會開天,日月星現,三寶完成。



天尊位居三清,再化五老;東華木公、西華金母、南華火精、北華水精、中華黃老,五老既成,而五行全,重濁之氣下降,丑會地闢生。 



  天地生,人種無,玄玄上人為造化天地,用心默運真氣,五方定位,世界成形,無人可立,而三才不貫,故命五老運化原靈下種,五老受命後,共推金母、木公,主持原靈孕化之事。

 

  黃老以須彌山坳為丹丘,尋真孔穴處,取黃土為懸胎之釜,製圓蓋方墊,覆載設立周全。

 

  木公冶山左五金之精,故為三足鼎。金母陶西南五土之神,為偃月罏。 



  水精子闢山後玄英之石,滲真水掬貯於罏,安土釜於中,覆金鼎於上。

 

  赤精鑽真南搏桑之木,取真火運烹其水。薰蒸逼逐鼎內之氣。



自太和中滴沉罏底,釜腹下有氣透出,司吸水中所含之金華自然橐籲盈虛,河夷升降,滿中暢美,溢外盈盈。

 

  五老能消息玄關,默會丹頭凝結,撒去鼎器,抱釜出視,晶光四注,七日始歛。

 

  黃老、赤精、水精靜坐高處神觀,金母,木公乃重立壇灶,移釜架於其上。

 

  朝畏其寒,下復陽光之焱;暮死其燥,上施太乙之精,木公、金母以金液煉形之道。

 

  至於存神靜養,滌慮忘機,處之咸中,其節抽添既畢,歲候將周,至已成之期,彩雲朝頂上,甘露灑須彌,覺鼎內有聲,木公、金母二老知丹已熟。 

  掀開頂,金母順手攜一視之,乃陽象嬰兒;木公舉起視之,是陰象姹女,兩人即是盤古氏、太玄玉女,寅會降人,正在此時。

 

  創世既成,嬰兒姹女下凡,本為清淨之體,因食凡間動情禁果,陰陽相交,故人類生生不已。



原由無極元始一動而生太極,太極含兩儀陰陽,而化三才四象五行。 



  一本散為萬殊,故曰眾生,又謂之九六原靈,意取天九地六之象,包羅無窮無盡,非僅九六億位也。 

  原靈下凡,初而本性純樸,入土既久,變質變種,性靈濁重,濁重之氣下沉,故地獄自此成矣。 

  金母在五老之天,哀傷原子一去不回,故頒命真道普降,廣度緣人。助金母收原之願,願天下眾生皆能回心向善,修赤子天真之心,返樸方能歸真,而登三清,聚一氣,享逍遙之樂。 



  西王母與東王公,可說是生育萬物之主宰,調和陰陽兩氣之統領,天地間至尊之神靈,列仙全傳與葛仙翁枕中書,所記載的是大同小異,只是多了眾神仙在世間的功德,必須經過東王公與西王母檢驗,然後再向元始天尊稟奏。



道藏對王母的尊容有詳細的記載,王母上殿東西坐,著黃金褡褥,文采鮮明,光儀淑穆,帶靈飛太綬,腰帶分景之劍頭上太華髻,戴太真晨纓之冠,履玄璚鳳文之 寫,觀之,年約三十,沈魚落雁之姿、閉月羞花之貌,幽居靈山勝境之中,仙蹤緲沓不定,凡人難能得見其冰肌玉骨的仙貌;金母容貌絕美,誠為國色天香,身穿彩 衣、肩披錦綬,或高踞雲端,遨遊四海,或凝神昂首、蓮步輕盈,神采煥發,望之使人油然而生景仰之心。天姿掩藹,靈顏絕世,真靈人也。而其他的記載,西王母 是宇宙之主宰,所化的自然神。

 

  在台灣將近有上千間,信仰王母的廟宇,義子義女稱呼王母的聖,有西王母、王母娘娘、金母元君、西華金母、太靈九光龜台西母、九靈太妙龜山金母、金母娘 娘、西漢母人、西漢九光夫人、瑤池金母、瑤池金母大天尊、無極瑤池金母、俗稱母娘。在『台灣』西王母、瑤池金母都以農歷七月十八日做為聖誕千秋。



普:大眾之義,即普羅大眾,天下蒼生。

度:即是使人覺悟,由得度者以己身示現,如何破迷開悟,當以戒定慧三學為工具,再破除貪瞋癡之昏闇,使六蔽妄心得以掃除一切塵垢,恢復本來具足的真心(佛心),乃是真得道。



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云:『迷時師度,悟了自度,度名雖一,用處不同』。『自性自度,名為真度』。



金剛經云:『諸菩薩摩荷薩,應如是生其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』。此是指初發心者而言(即是普羅大眾),不應以六根與 六塵應緣,否則又起攀緣心,誤認根塵互染後所生起的虛幻假象為真實不虛,執著心起,顛倒夢想,認妄為真,又起造作,應業力而再度流轉輪迴不已。



眾生自度,當需先降心離相,切莫執著有法可得,一切唯心造,皆由六識妄心所引起的生滅法,並非是一合相,不可執持為真。因緣起滅諸法,亦隨緣而斷滅,並非永恆不變。



心經云:『觀自在菩薩、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、照見五蘊皆空』。故知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,諸法皆空之理即明。



金剛經云:『佛告需菩提: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當生如是心,我應滅度一切眾生,滅度一切眾生已,而無一眾生實滅度者。何以故?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何以故?需菩提!實無有法,發阿耨多羅三妙三菩提心者』。



本來就無眾生相,眾生亦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之相,是會壞滅離散,無法永恆。所以要『空』這個眾生相,因為眾生相是因緣生法,當體即空,那有一個眾生可以見 到呢? 所已是要空『心外之相』。實無眾生德滅度者,也就是說沒有一個眾生為我所度,這是『空』內心之相。不要執著這個眾生為我所滅度。此時內心的執著就會『空』 了。



眾生只是依照諸佛菩薩證果之法,依教奉行,破除四相,滅去三心,二死永亡,明心見性,恢復本來面目而已,就是『眾生自度』。



『收』:找回本來具足的面目,不假外求。

『圓』:一切圓融無礙,能依三般若(文字般若、觀照般若、實相般若),三世諸佛、依般若羅密多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(無上正等正覺)。即是三圓覺滿(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)。



行者若能先發菩提心大願力,眾生無邊誓願度、煩惱無盡誓願斷、法門無量誓願學、佛道無上誓願成等四弘誓願後,己心收圓者,方可擔當普度收圓之大任,導引眾生行走歸回正道。



『定』:令心專注於一對象,而達於不散亂之精神作用,或即指其凝然寂靜之狀態。心散亂不止之狀態,則稱為散,二者合稱定散。



 定有生得定、修得定二種:



(一)生得定,謂生於色界、無色界(俱為定地),為依前世善業之力,自然所得之定地。



(二)修得定,謂生於欲界(散地),以後天努力修行所獲得者。上記二定,於色界定中,即稱為生靜慮、定靜慮;於無色定中,則稱為生無色、定無色。



『慧』:指推理、判斷事理之精神作用。心所之名。慧,通於善、不善、無記三性。惡慧中,作用強者,稱惡見,為五見之一。善慧又作正見、正慧。此外,慧與智為相對之通名,達於有為之智相稱「智」,達於無為之空理則稱「慧」。



前者與煩惱法有密切不可脫離且相互影響之關係,屬於「智」之性質;後者又稱聖慧。由聞法而來之慧,稱作聞慧;由思考而來之慧,稱作思慧;由修行而來之慧,稱作修慧;以上三者合稱聞思修三慧。



修『定』可進入三摩地,即能夠攝受心之散亂,使心安住,妄心不起,生清淨心,而能入正道起修證果。



修『慧』可以分別『事』與『理』,決斷疑惑妄念。



行者若無勝慧,所修之定謂之癡定,若有慧而無定者,此名『狂慧』。搖擺不定。



註:因緣所生虛幻假象謂之『事』,不生不滅、真如實相謂之『理』。理即是一合相。



『解脫』:意謂解放,指由煩惱束縛中解放,而超脫迷苦之境地。以能超度迷之世界,故又稱度脫;以得解脫,故稱得脫。廣義言之,擺脫世俗任何束縛,於宗教精神上感到自由,均可用以稱之。



解脫是能夠真正覺悟後,除去一切束縛,使煩惱不生,不再造作,脫離三界輪迴受生之苦果,能生實信心,起清淨心,離相證果,得記無住,嚴土無住,得果無住,離色離相,離相亦離,正報無住,依報無住,尋回本來,即是解脫。



『真』者不假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,宇宙真如實相,當體即空。



『經』音譯作修多羅、素怛纜、蘇怛羅。一般譯為契經、正經、貫經。佛教聖典可總括為經、律、論三藏,經藏乃其中之一。



能夠使修者破妄歸真的經典,就是真經。六蔽妄心足以蓋真,使眾生迷惑不解,沉淪在愛欲之中,真性受到貪瞋痴三毒的染汙,流轉輪迴在四生六道之中受苦,雖知 是苦,卻無法出離苦境。就其原因是沒有真經的勸導,真經即是文字般若為導引修者,進而以此為工具,可以起觀照般若,即可照見五蘊皆空之理,終究親證實相般 若之境界,諸法皆空。如此就能夠破妄歸真,尋回本來具足的真心,若能夠依照真經(文字般若)起修,就能夠覺悟三期末世當以此部真經為修持之根本,就能究竟 解脫,回歸理天本來之境界。



***待續***




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