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

課程資料

標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詳解 {27}
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(2015-02-03 15:14:23) IP 125.227.236.37
內容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詳解 {27}



『金鋼經』的正宗分,都是以『降伏妄心』,『安住真心』用『降住』兩字來分。如來先說明『降伏妄心』後,再答覆『安住真心』的問題,因為真心不能安住,是由於妄心引起的,故應先要降伏妄心,而後真心自然可安住。妄心顯真心亡



此地為何不說『善男子善女人?』而說『諸菩薩摩訶薩。』因為發了『阿耨多羅三妙三菩提心』者,妄心仍未降伏故,無法得到聖果。此地是指『發心』講。但是權 教菩薩只是權巧方便的大乘者而已。最上乘者是『實教一乘』的摩訶薩。他們雖發心很大,但仍只是個『凡夫』,會起妄想心生障礙。此時佛陀開始講『如何降伏其 心』的方法如下。



實教/全教



實教。為「權教」之對稱。

指如來隨自意真實之教法。

反之,隨他意方便之教說,稱為權教。

天台宗立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,其中以藏、通、別三教為權教,圓教為實教。



化法四教/藏、通、別、圓



天台宗之判教學說。謂佛陀教化眾生之教法內容有

藏教、通教、別教、圓教等四種,與化儀四教並稱為天台八教。分言之,即:



(一)藏教,全稱三藏(經、律、論)教。指小乘教。即為三乘人各別說生滅之四諦,以析空觀同斷見思惑,令入無餘涅槃。

(二)通教,指諸部般若,義通大小,包括深奧與淺顯之道理。即為三乘人說體空無生之四諦,令同入無餘涅槃。

(三)別教,指其它方等經(大乘經)。即不共二乘人說,專為大菩薩說無量之四諦,以次第之三觀破三惑,令證「但中」之理。

(四)圓教,指法華經教義。亦即為菩薩說無作之四諦,以圓融三觀同斷三惑,令證「不但中」之理。



三惑{三障}



又作三障。天台宗就界內、界外之惑所分之見思、塵沙、無明等三惑。

(一) 見思惑,見惑與思惑之並稱。見惑,乃意根對法塵所起之諸邪見。即迷於推度三世道理之煩惱;思惑,乃眼耳鼻舌身五根,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,而起之想著。



即迷於現在事理之煩惱。此見思惑為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三乘所共斷,故稱通惑。

由此招感三界之生死,故為界內之惑,須以空觀對治之。



(二) 塵沙惑,迷於界內外恆沙塵數之法所起之惑障,稱為塵沙惑。菩薩斷除見思惑後,易著於空觀,而未能進一步了知眾生之塵沙惑,及對治教化之方法,故此惑又稱著空惑,能妨礙菩薩出假利生,化度眾生。又此惑為菩薩所斷,故又稱別惑,通於界內外,須以假觀破之。



(三) 無明惑,於一切法無所明了,故稱無明。即迷於中道第一義諦之煩惱。此惑乃業識之種子、煩惱之根本,聲聞、緣覺不知其名,屬界外之惑,唯在大乘菩薩,定慧雙修,萬行具足,方斷此惑,故又稱別惑。須以中觀破之。



煩惱障/所知障



二障。煩惱障與所知障。係瑜伽行派與法相宗對貪、瞋、癡等諸惑,就其能障礙成就佛果之作用所作之分類。



(一) 煩惱障,由我執(人我見)而生,以貪瞋癡等一切諸惑,發業潤生,煩擾有情之身心,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,而障涅槃之果,故稱煩惱障。

(二) 所知障,由法執(法我見)而生,以貪瞋癡等諸惑為愚癡迷闇,其用能障菩提妙智,使不能了知諸法之事相及實性,故稱所知障,又作智障。離此二障,則稱二離。



一心三觀



又稱圓融三觀、不可思議三觀、不次第三觀。一心,即能觀之心;三觀,即空、假、中三諦。知「一念之心」乃不可得、不可說,而於一心中圓修空、假、中三諦者,即稱一心三觀。此為圓教之觀法,係不經次第而圓融者。



其中,所謂一法一切法,指真如隨緣形成一切現象,皆不實在,故為假,觀此則稱假觀;一切法即一法,指一切現象皆真如顯現,無獨立之實體,故為空,觀此則稱空觀;一切現象非一非一切,同時具有上述兩種性質,此為中道,觀此則稱中道觀。



如作空觀,則假、中亦空,以三觀悉能蕩相破著之故。如作假觀,則空、中亦假,以三觀皆有立法之義故。如作中觀,則空、假亦中,以三觀之當處為絕對之故。以此觀於空、假、中三諦之任何一諦,而三諦無不圓具,故稱一心三觀。



空觀



指觀想一切諸法皆空之觀法。一切諸法,盡為因緣所生,因緣所生之法本無自性而空寂無相;觀此空寂無相之理即為空觀。佛教各宗派皆闡說「空」之教義,隨之即立觀空之法門;雖有淺深勝劣之別,然悉以捨遣對實有之執情為目的。



歡迎瀏覽本宮網址: http://www.goldenmom.org



{待續}




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