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

課程資料

標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詳解 {29}
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(2015-02-03 15:15:10) IP 125.227.236.37
內容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詳解 {29}



無餘涅槃



佛陀認為眾生的妄想難以降伏,是因眾生多作顛倒想,眾生之所以有顛倒想,是因其心為諸煩惱無明所覆。原來眾生的佛性,具有常、樂、我、淨的四德,由於生顛 倒想,所以我計無我、常計無常、淨計不淨、樂計為苦。佛陀告訴弟子們:這種妄計是顛倒,佛法中的常、樂、我、淨者,即是:「我者即是佛義,常者是法身義, 樂者是涅槃義,淨者是法義。」



由這幾句話中,即知涅槃是很快樂的。這種快樂不是世俗的欲樂,而是無苦之樂。可是一般的眾生所想,與此完全相反,眾生是於苦法中生於樂想,於無常中生於常 想,於無我中生於我想,於不淨中生於淨想。這俗世間的常、樂、我、淨與出世的常、樂、我、淨是相對而又相反的,所以說,執著俗世的常、樂、我、淨者,即是 顛倒,即是妄想。



大菩薩及善男子、善女人所要降伏的,就是這些顛倒妄想,要使所有一切眾生知道,不淨者即是有為法,而淨者才是諸佛、菩薩們修學的佛法,若能有這樣的認識,才是降伏了其心,也才是不顛倒。凡是修到四不顛倒者,就能入於無餘涅槃而滅度了。自己滅度也令眾生滅度。



這段經文是佛陀告訴須菩提,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



「應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」的方法。



菩薩度盡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而說無有一眾生為我度者,何以故,佛告須菩提。若菩薩有我相,人相,眾生相,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所以者何,因為未悟的菩薩亦是眾生;既悟的眾生,則是菩薩,其實是眾生自性自度,我無功也。



所有一切眾生即是『十類眾生』,眾生因業不同,受生本元差異,皆因極微細{幽隱妄想}、以為其本,因受生的原動力不同,故再流轉輪迴於四生六道中。

濕、卵、胎、等是欲界眾生,上二界(色界及無色界)是化生等。



若已『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』,皆願將此等眾生度到『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』。{皆}是全部之義、指菩薩的發心、摩訶薩的發心、因已發此心、故佛即讚嘆他們。

此時已非普通{善男子善女人}、而是讚嘆{菩薩摩訶薩}。



所度眾生有『無量無數無邊』之多,但是不可『著相』存有度眾生之心,若存此心,則是『妄心』,而無法『降住真心』。此為降住真心的方法。



『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』

理由一、眾生性空,皆是緣起,緣起之法無有{自性},當體即空,故眾生亦空,有何眾生可度呢?

此為菩薩度眾而不具功德故云。



理由二、生佛同體,眾生本具佛性,所以『生佛一如』,若證成佛,則『在佛不增,在生不減』。以在眾生來說,『在生不減』,眾生雖然流轉生死,一時天上,一時人間,一時餓鬼,在六道中輪迴受生,但以『真如實相』理體上,並未減少一人。



若是減少一點,則是虛妄之法,則可以壞。雖然自無始劫來,生死流轉,但本體未動,亦無減少,故眾生可以成佛。

所以說『生與佛』是一體的,並非二個。眾生並非我們所度的,眾生本具佛性,只是告訴眾生一個『降心之法』,教導眾生斷煩惱,了脫生死,證入涅槃,眾生自己就可度自己。





在此『金剛經』的法會上二種眾生,一種是『回小向大』的聲聞、圓覺二乘者。

另一種是『發大心的凡夫』,最上根利智的凡夫,他能聽懂金剛經,早已降伏五欲六塵的心。但是此時所斷仍是『粗的我執』{我執}部分,『細分我執』{法執}尚未斷掉。我法未空。



此時發菩提心想度眾生者,仍然是『著眾生相』。因為細分我執未斷(法執),極細我執未斷(空執),所以妄想心未斷,心當然無法降伏。度眾要『離相度生』, 若能離相度眾,則一切妄想心就降伏了。此時能具『不顛倒心』,則明眾生無相之理,除去{顛倒妄想}罔相虛無、就能離相度生。



歡迎瀏覽本宮網址: http://www.goldenmom.org



{待續}




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