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

身心靈講座

標題 回覆留言版0538慈蓮問題
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(2006-03-22 11:25:09) IP 59.112.214.190
內容 一味真言化無知
二言真人得妙皮
三說全言勝得問(請示老師何謂勝得問?)
四方本無柱德樹(請示老師何謂柱德樹?)
五來入心樹真空
六全本是穴中穴
七科完真妙中人
八面無風真空空
九九長短不生滅
十生十無由人眾   
 
一炁三清開天地
二儀四象開八卦
三界修轉不輪迴
四大天王皆護持
五路財神降天財
六度般若波羅密
七級寶塔供舎利
八大金剛護修者
九九不壞金剛身
十方法界能自在
 
[味] 依感覺器官或感覺機能(即五根),所得知對象(五境)之一。即由舌根所嘗之味,亦即舌根所受用之境。乃十二處之一,十八界之一,七十五法之一,百法之一。味之種類,諸說有異,如品類足論卷一,將味分為可意、不可意、順捨等三種。法蘊足論卷十,分味為根、莖、枝、葉、花、果、食、飲、諸酒、苦、酢、甘、辛、鹹、淡、可意、不可意、順捨等十八種。大毘婆沙論卷十三、俱舍論卷一等,將味分為甘、醋(又作酢、酸)、鹹、辛、苦、淡等六味。六味之外另加澀、不了,稱為八味;六味中,若除去淡味,則為五味。
 
[一味] 指所有一切事(諸現象)理(本質)均平等無差別。通常指佛陀之教法而言。寶性論卷三(大三一‧八三五下):「於如來法身無漏界中,一味一義,不相捨離。
[真言] 又作陀羅尼、咒、明、神咒、密言、密語、密號。即真實而無虛假之語言之意。 真言(曼怛羅)一詞之起源本係表思惟之工具,亦即文字、語言之意,特指對神、鬼等所發之神聖語句。
[無知] (一)染污無知,即一切之煩惱。天台家所謂之見思二惑。以無明為體,無明執著於事理之法,其性分不淨,故稱染污;其體昏闇,不知四諦之真理,故稱無知。此無明俱起一切之餘惑,故舉無明,即攝一切之煩惱。(二)不染污無知,即天台家所謂之塵沙惑。以劣慧為體,根性闇昧,不知事物之理、法門之義,是為無始以來不學之果。此無知非執著於事物之不淨性分,故稱為不染污;以其不知事理,故稱為無知。此無知非為悟諦理、離生死之自行障,但為了知一切法、成一切智人,普教化人之化他障,故亦謂之化導障之惑。阿羅漢獨斷染污無知,不斷不染污無知,故有赤鹽亦不知之愚者;佛兼斷兩者,故稱為一切智人。
 
[真] 真實。相對於假、俗、偽等義而言。最究竟者,稱為真;假則為方便、一時之義。例如佛身分為真身與應身,相對於應化身者即稱真身;又如法門分為真諦與俗諦,相對於世俗諦者即稱真諦;此外,真假與權實亦為同義語。或謂俗即指「覆蔽真」之事物,偽指「虛妄離真而似真」之事物
 
***[一味真言化無知]***淺譯
能了知一切事理.得悟真實無虚之義.以解障礙修法時不明事理之道而起無明之心.故執著於事理之法而無法可修.
 
***[二言真人得妙皮] ***淺譯
修得無偽真道者.可入不可思議之門而能真頓悟一切法性皆緣起性空之奧妙.
 
[真人] 阿羅漢之異名。以彼等乃修無偽真道者,故稱真人。此外,偉大之修行者(佛陀),或趨向證得真諦法又不自貴、不賤他之聖人,皆稱為真人。
 
[妙]  分別音譯作薩、蘇、曼乳。意譯不可思議、絕待、不能比較者。殊勝之經典,稱作妙典(特指法華經);無法比較不可思議之法,稱作妙法(法華經之美稱);深妙不可思議之道理,稱作妙理;不可思議之境界,稱作妙境;依妙因妙行而得之證果(佛果),稱作妙果。
 
***[三說全言勝得問] (請示老師何謂勝得問?) ***淺譯
已得一味精粹轉化無知者.又已頓悟入不可思議門.當下亦已了之宇宙真如實相當體即空之義.即勝過於世俗義之最真實道理.何需再求問?
 
 [勝] 又作第一義、真實。指勝於世間世俗義之最勝真實道理。即無相之所行,不可言說,絕諸表示,息諸諍論,超越一切尋思之境相。據顯揚聖教論卷十九、辯中邊論卷中等所說,如聖道、涅槃、真如等,均為超越世間習俗之真理,故稱勝義諦;反之,世間通俗之道理,則稱世俗諦。此外,取其真實有之義,相對於世俗之施設安立,而取勝義之名者,如勝義善與世俗善、勝義根與扶塵根、勝義法與法相法。其中,無為之善法屬於勝義善,有為之善法則屬世俗善,或稱有漏善:凡依有漏心而行皆屬世俗,故有漏心即是世俗心,以世俗為對象之有漏智,是世俗智;以世俗智斷除煩惱,即是世俗道。此外,佛教一般闡論法門之義理,稱為法相法;真實不虛,不變不易之擇滅涅槃,稱為勝義法。
 
[問] 禪林中,修行者向師家請問疑惑之語句。_
 
***四方本無柱德樹(請示老師何謂柱德樹? ***淺譯
東南西北四方原本無有一物.真如實相當體即空之理亦明.空生妙有而妙有又歸虚.只有已得正道而無失之修者.由本身修德而成得正道故可得一片功德林庇祐修者.
 
[四方] 指東南西北等四個方位。於密教中,其四方有一定之次第,即東南西北,並以東方為因陀羅方,南方為焰魔羅方,西方為?嚕拏方,北方為毘娑門方。又以東北方為伊舍尼方,東南方為護摩方,西南方為涅哩底方,西北方為?瘦方。凡此諸方,皆因護方神而得名。又有以四大、四顯色、四佛、阿字四轉等配於此四方者。
 
[無] 梵語 a。意謂非存在。佛教認為所謂有或無之二邊(即「偏有」或「偏無」之一方)皆為謬誤;唯有超越有與無之相對性,始屬絕對之真如。
 大般若經卷四更藉「無」之徹底否定,而對五蘊、六界、十二處,乃至四果、獨覺、菩薩、佛等佛道修行各階段之人格發展予以「一無所執」之精闢闡論(大五‧二二中):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、想、行、識不異空,空不異受、想、行、識;受、想、行、識即是空,空即是受、想、行、識。(中略)如是空中無色,無受、想、行、識;無地界,無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識界;無眼處,無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處;無色處,無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處。(中略)無預流,無預流果;無一來,無一來果;無不還,無不還果;無阿羅漢,無阿羅漢果;無獨覺,無獨覺菩提;無菩薩,無菩薩行;無佛,無佛菩提。舍利子!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,與如是等法相應故,當言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。」
[德] 由行正道而得之意,引申為利益、幸福等意。功德、福德、道德等則為一般之成語。德指已得正道而無失,道指已得(德)而及於他人。佛果之功德分為智德(菩提,即完成智)與斷德(涅槃,即完全絕滅煩惱)二種,或智、斷、恩(依願力救度眾生)三德。佛菩薩之德性分為悲德(利他)與智德(自利)。又與生俱有之真實本性,稱為性德;反之,依後天修行而得之德,稱為修德。性德與修德,即合稱二德。大涅槃則具有法身、般若、解脫等三德。古代印度六派哲學之一的勝論學派,立十句義之第二為德句義(存在的屬性之範疇),亦為二十四德之一。數論學派亦作三德之說。
 
[六一心] 專修五正行之一心及正定業之一心專念,六者合稱六一心。五正行,指一心專讀誦、一心專觀察、一心專禮佛、一心專稱佛名、一心專讚嘆供養。正定業則指一心專念彌陀名號。〔
 
***[五來入心樹真空]***淺譯
心能按住不惹塵埃.即可明心見性而覺.當即脫離世俗諸迷情之理而能了知真如實相之理.真知[有.無]乃絕非真空之理即能開悟.
 
[真空] 真如之理體遠離一切迷情所見之相,杜絕「有、空」之相對,故稱真空。如大乘起信論所說之空真如、唯識所說之二空真如、華嚴所說三觀中之真空觀等均屬之。又大乘以非有之有,稱為妙有;非空之空,稱為真空。此乃大乘至極之真空。
 
***[六全本是穴中穴]***淺譯
凡夫心不能定故.心常隨境轉而起造作.煩惱長生而不滅.起心動念造作循環不已而墬入輪迴流轉漩渦之中又再受苦難.由於心不定故.時常改變心意.難以持之永恆修持而無法究竟解脫離苦難.時常浮沉生死苦海而無法超越往般若淨土世界.
 
[穴] 即先決定後,又改變初衷之心
[六十種心] 指凡夫妄心(煩惱染污心)之六十種差別相
 
***[七科完真妙中人]***淺譯
應修各科皆能圓滿透徹證明.了之真實意義.修證圓滿之修者.即是證得真道之不可思議之修者.
 
[科] 為方便解釋經論而將內容分成數段,再以精簡扼要之文字標示各部分之內容,稱為科文
 
***[八面無風真空空]***淺譯
四面八方聞風不動.心如止水不受外緣影響.身心大定善智慧即開.當下頓悟而知生滅無常即不生不滅之理.空生妙有妙有又虛之不增不減之道.諸事理圓融無礙.真如實相當體即空之理億圓明.
 
[八方] 即帝釋天主東方、伊舍那天主東北方、焰魔天主南方、火天主東南方、水天主西方、羅剎天主西南方、毘沙門天主北方、風天主西北方。
 
[八風] 又作八法、八世風。謂此八法,為世間所愛所憎,能煽動人心,故以風為喻,稱為八風。苟心所有主,安住正法,不為愛憎所惑亂,則不為八風所能動。八風,即:(一)利,利乃利益,謂凡有益於我,皆稱為利。(二)衰,衰即衰滅,謂凡有減損於我,皆稱為衰。(三)毀,毀即毀謗,謂因惡其人,構合異語,而訕謗之。(四)譽,譽即讚譽,謂因喜其人,雖不對面,亦必以善言讚譽。(五)稱,稱即稱道,謂因推重其人,凡於眾中必稱道其善。(六)譏,譏即譏誹,謂因惡其人,本無其事,妄為實有,對眾明說。(七)苦,苦即逼迫之意。謂或遇惡緣惡境,身心受其逼迫。(八)樂,樂即歡悅之意。謂或遇好緣好境,身心皆得歡悅。大乘無生方便門(大八五‧一二七四下):「身體及手足,寂然安不動,八風吹不動。」
 
[空] 與「有」相對。音譯為舜若。意譯空無、空虛、空寂、空淨、非有。一切存在之物中,皆無自體、實體、我等,此一思想即稱空。亦即謂事物之虛幻不實,或理體之空寂明淨。自佛陀時代開始即有此思想,尤以大乘佛教為然,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經系統之根本思想。
 空可大別為人空與法空兩者。人空,意謂人類自己無其實體或自我之存在;法空,則謂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緣而產生,故亦無實體存在。天台大師智顗與嘉祥大師吉藏皆以小乘佛教所說之空,係觀察分析一切事物而入空,故稱析空觀。相對於此,大乘佛教則針對小乘佛教之析空觀而另立體空觀,即觀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之當體即是空之法。
 
***[九九長短不生滅]***淺譯
長長久久亦不長.生死輪迴總不完.生滅無常不增減.空生妙有不生不滅.天地事理如此圓融無礙. 
 
[不生不滅] 乃「生滅」之相對詞。為常住之意。形容涅槃時,亦每以「不生不滅」表之。據般若心經謂,此世一切之存在有「無實體」之特性,不生亦不滅。
 
***[十生十無由人眾]***淺譯
流轉輪迴永無盡期.此乃眾生愚癡無法開




回應者 時行 (2006-12-11 12:35:55) IP 218.210.11.193
名師善法循循善誘
果能深信瞭解奉行
一路前行亳無坎坷
大羅金仙即可證得
回覆者 青雲雲海宮 (2006-12-13 09:33:05) IP 59.121.115.225
修真解真得真悟真
深入玄妙悟得真諦
勇猛精進即能證果
回歸靈母不再輪迴
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