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

課程資料

標題 (10)楞嚴經色陰魔相/(1)精明外溢相
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(2015-02-01 19:52:52) IP 220.135.49.66
內容
色陰魔相(一)精明外溢相



[經文]阿難。當在此中精研妙明,四大不織,少選之間,身能出礙。此名精明流溢前境。斯但用功暫得如是,非為聖證。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。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



此爲色陰中間將破未破之相.當在此中者.即在此離念精明之地.精研究窮此妙明自性.由定中用它?偶令心光外洩.四大不相交織.故於頃刻之間.身能岀礙.旋得又失.非證果也.若行者氣機有時太旺而逼使[精明外溢]而出礙.就會產生第一種魔相.名爲[精明外溢相].此時行者就可能有一[神識]去到某處神遊.此爲善境界.與證聖無關.



[阿難。當在此中精研妙明,四大不織,少選之間,身能出礙]



當精明自性被逼到外面後.此真無自性就會看到外面物相.當逼得心無處可走時.禪定中氣一直衝上來.最後腦中會有影像顯現出來.由於禪修中精研妙明.逼得四大(地水火風)不協調.就會產生此魔相.不要看到任何虛幻假象.就去執著它.不去執著它.就不會有事.修行就是要修者能夠控制自我的心識.沒有器世界的影像能夠永遠不滅.當以空心去看待一切境.就不會執境而隨業流轉.



佛性亦有空性之一部分.修者空性中又有一個識.空性是一切現象的[本體].而此識是無所不照.亦可對應一切外緣.當四大不織.傾刻之時.身即能出礙(神識).悠遊在外.此一神識來去自如.此一無形無質的身稱謂[中陰身].當色身已破時.再修水身時.觀察身體內之水如尿液及血液等黏液.發現體內之水與十方虛空法界之水是一樣.此時水大即通.當迴光返照自心.外塵與體空是合一的.



佛性亦有空性之一部分.修者空性中又有一個識.空性是一切現象的[本體].而此識是無所不照.亦可對應一切外緣.當四大不織.傾刻之時.身即能出礙(神識).悠遊在外.此一神識來去自如.此一無形無質的身稱謂[中陰身].當色身已破時.再修水身時.觀察身體內之水如尿液及血液等黏液.發現體內之水與十方虛空法界之水是一樣.此時水大即通.當迴光返照自心.外塵與體空是合一的.



如果有此種認知.證悟.則修者心中就會現岀[眾生相].十方法界亦會在心中現岀.當心中想到某廟中想參拜三寶佛像時.此等影像即會自然流露現前.這才是修佛的正知見.



禪修第一階段.就是要突破身體的束縛.一岀礙就能夠突破此一束縛.切勿沉迷此一境界.以免因定力不足.而無法再使此一神識回來.到時變成行屍走肉之身.修者就會真正死亡.



[此名精明流溢前境。]

有人在打坐中.可以看到釵h影像.如自身在睡眠時.可以感覺另一個神我前來.之後此身我又掉下來與自身合成一體.此即是精明外溢強流出去的現象.不要去玩弄此一現象.因為佛性不在外.不在內.亦不在兩邊.性是無時空之隔.金剛經云:[如來者.無所從來.亦無所去]之理.若精明外溢時.此精明住身不動.那外界事物及景色.亦可應照入佛性中.也可看到外界一切景象.天宮及天神等相.



[斯但孕弮゛o如是,非為聖證。]

此境界只是修者太用心.太精進而暫得此現象.並非修者以證得聖位.聖者乃已證得解脫之道.才能稱謂聖者.解脫亦分大小解脫.



小解脫是聲聞及緣覺行者.雖然行者內心仍然有煩惱種子.當煩惱種子由內心起現行時.小乘修者也不會起煩惱想.是爲小解脫.此等聖人只能修入[有餘涅盤].仍有神我之身



大解脫者如菩薩及諸佛.內心都清淨了.亦無煩惱種子.才是大解脫.到達無餘涅盤的境界.已無神我之身.僅留一心識依虛空而住.



聲聞緣覺小成乘修者.內心雖然沒有我執.但未完全斷掉煩惱種子.只因看開一切內外心法而得小解脫.

菩薩解脫知見就更大.除我空之外.連法空亦空.佛就更不必說.除人法二空外.一切圓融無礙.證得空有不二之境界.



[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。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]

修者切勿貢高我慢說「自身已能精明外溢.亦能見人之內臟.能見外在世界或天界相.」.一付已成聖人的心態.這是錯誤的認知.



若是證聖.一者當悟得空.無願.無相等三三昧.二者內在習氣當斷二十隨煩惱.還要永斷六大根本煩惱.修者切勿執取一切善境界.五蘊皆要滅盡.終歸一無所得.在色陰有這些境界.能不作聖心解.才成爲善境界.若不作善境界解.即會著魔.莫貪愛神通.



六根本煩惱又分為:

貪、欲求五欲、名聲、財物等而無厭足之精神作用。即於己所好之物,生起染污之愛著心,引生五取蘊(取蘊唯通有漏)而產生諸苦。



瞋、又作瞋恚、瞋怒、恚、怒。音譯作醍鞞沙。心所(心的作用)之名。為三毒之一。係指對有情(生存之物)怨恨之精神作用。瞋唯屬欲界所繫之煩惱,於色界、無色界則無。貪乃從喜愛之對境所起,反之,瞋則從違逆(不順心)之對境所起。瞋,為修學佛道上最大之障害,經論中常誡之,九十八使中,此為最堅;諸心病中,第一難治。」「無瞋」即對境不起害心,為對治瞋之精神作用.



癡(無明)、愚癡之意。為心所(心之作用)之名。謂愚昧無知,不明事理之精神作用。為一切煩惱之所依,三界繫中,於四諦及修道中斷之。為煩惱之別稱。不如實知見之意;即闇昧事物,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狀態。亦即不達、不解、不了,而以愚癡為其自相。泛指無智、愚昧,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認識。為十二因緣之一。



慢、即比較自己與他人之高低、勝劣、好惡等,而生起輕蔑他人之自恃之心,稱為慢;亦即輕蔑、自負之意。列舉七慢:

(一)慢,對劣於自己之人,認為自己較殊勝;而對與自己同等之人,謂與自己同等而令心起高慢。

(二)過慢,對與自己同等之人,硬說自己勝過對方;對勝過自己之人,亦偏說對方與自己同等。



(三)慢過慢,對勝過自己之人,起相反之看法,認為自己勝過對方。

(四)我慢,乃七慢之根本慢。於五蘊假和合之身,執著我、我所,恃我而起慢。內執有我,則一切人皆不如我;外執有我所,則凡我所有的皆比他人所有的高上。

(五)增上慢,於尚未證得之果位或殊勝之德,自認為已經證得。



(六)卑慢,對於極優越之人,卻認為自己僅稍劣於其人;或雖已完全承認他人之高勝,而己實卑劣,然絕不肯虛心向其人學習。

(七)邪慢,無德而自認為有德。



疑、謂對迷悟因果之理,猶豫而無法決定之精神作用。即對於佛教真理猶豫不決之心。小乘預流果以上、菩薩初地以上乃能斷除之。(其階段依次為預流果、一來果、不還果、阿羅漢果。)及修四聖諦道



見(惡見)等六煩惱(隨眠)、又作不正見。略稱見。為法相宗所立百法之一,屬六煩惱之一。指邪惡之見解,亦即違背佛教真理之見解。據成唯識論卷六載,惡見以染慧為性,能障善見,惡見者多受諸苦。



二十種隨煩惱即:

(一)忿隨煩惱,忿,即暴怒之心。謂對現前一切違情之境,即發暴怒,惱亂其心。

(二)恨隨煩惱,恨,即怨恨。謂由忿怒不捨,結諸怨恨,惱亂其心。

(三)覆隨煩惱,覆,即隱覆。謂自作罪惡,不能懺悔,故意隱覆,惟恐人知,惱亂其心。

(四)惱隨煩惱,惱,即熱惱。謂外遇違情之境,熱惱於心,不自安隱。

(五)嫉隨煩惱,嫉,即嫉妒。謂持心不平,常懷嫉妒,惱亂於心。

(六)慳隨煩惱,慳,即吝惜。謂於一切財法,貪求積蓄,不能惠施,常恐散失,惱亂於心。

(七)誑隨煩惱,誑,即詭詐不實。謂語言虛誑,巧慮多謀,心不自安,而生惱亂。(八)諂隨煩惱,謂諂佞阿諛,心常歲i,而不自安。

(九)害隨煩惱,謂銜恨蓄怨,常欲損害於人,求快己意,恒恐不遂,惱亂其心。

(十)憍隨煩惱,憍,即矜己羟他。謂心不謙下,常欲勝人,羟彼有德,惱亂其心。(十一)無慚隨煩惱,謂屏處為非,不知慚天以自悔改,惱亂其心。

(十二)無滅H煩惱,謂陰為不善,不知楔H以自悔改,惱亂其心。

(十三)掉舉隨煩惱,謂外境紛擾,身心動搖,不能攝伏,因而惱亂。

(十四)昏沈隨煩惱,謂心神昏闇沈迷,而於諸法無所明了,惱亂其心。

(十五)不信隨煩惱,謂邪見多疑,於正法不生信心,因而惱亂。

(十六)懈怠隨煩惱,謂身心懶惰,於道業不能精進修習,因而惱亂。

(十七)放逸隨煩惱,謂縱恣自逸,耽著欲境,不知檢束,因而惱亂。

(十八)失念隨煩惱,謂心逐邪妄,遺失正念,遂致淪墜,惱亂其心。

(十九)散亂隨煩惱,散亂,指心常放逸。謂著諸緣境,令心流逸,恒不寂靜,因而惱亂。

(廿)不正知隨煩惱,謂於法邪解,遠離正知,背覺合塵,以妄為真,惱亂其心











回上頁   |   下一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