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

課程資料

標題 (11)金剛經依法生出分第八
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(2015-02-03 11:46:44) IP 125.227.236.37
內容

{依法出生分第八}

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。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。須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是福德。即非福德性。是故如來說福德多。若復有人。於此經中。受持乃至四句偈等。為他人說。其福勝彼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一切諸佛。及諸佛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。皆從此經出。須菩提。所謂佛法者。即非佛法。



丁三、較量持福(分三)

戊一、能較量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。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。須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是福德。即非福德性。是故如來說福德多。 

此第八分講的是『教量持經的福德』。第八段言諸佛之法皆從此經出生。



『三千大千世界』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一個區與域,以『須彌山』為中心,四面有四大部洲,周圍環繞四大洲及九山八海,每一個太陽系合起來成一個『小千世界』,一千個小千是界合起來成為一個『中千是界』,一千個中千世界合起來成為一個『大千世界』,此大千世界因由小、中、大三種千世界所集成,故稱三千大千世界。

『七寶』彌陀經云『七寶即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硨磲、赤珠、瑪瑙。』



假若有人用此七寶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來布施,此人的福德是否很多的? 須菩提是已開悟而不著相者,當然能夠領會如來所說義,就順著如來的語氣說『甚多,世尊』,若說『福德』就『非福德』,須菩提是依著世間法的福德事相而說的,並不是以福德本性而說,世間法的福德是著相的福德,是人天有漏之因,甚多也是有限的。



福德的本性是『無相』的,亦即是『實相般若』的種性,圓滿成就,是為無漏,乃不可限量也。『是故如來說福德多』,這段經文是須菩提說的,因為如來如此說,故須菩提照著如來的說法才會說『如來你說福德多』,以免如來怪須菩提會著相。 

前言無得無說,恐人忽略此經,不知應如何修持?所以本節講欲顯無為之福,先言有漏之因,誑H人世之福,離不開緣與業,緣業有時能盡,惟有出世之福慧,本由性生,而永久無盡也。



因此佛召呼須菩提問道:假如有人,用三千大千世界的名貴七寶,那樣貴重,那樣多,去施給眾生,救濟眾生,而此人獲得之福德,可以說是很多吧?須菩提知佛之意,急回答說:世尊,是很多。但是聚寶布施是藉物而修,物之聚散,有數有限,其福德自然有限。此種福德是人間之福,非福德性,縱然很多,仍不能超出輪迴。所謂福德性者,即是從性中智慧而出之福德。



此引外事較量也。較量福勝。令其受持弘通。故假大千之寶施。而設問須菩提。於汝意地之下。是為云何。設若有人。以七寶者。即金.銀.琉璃.硨磲.瑪瑙. 頗梨.赤珠.三千大千者。我釋迦一佛之化境也。如一欲界。一須彌山。鎮四部洲。滿。謂充滿。以顯寶施之勝。是人獲福。還多耶。不多耶。須菩提言。寶滿大千。而行檀度。自然福勝。故云甚多。此就福德相而答也。 



須知如來之意。亦不在此。無非假此較量經勝而已。故當機自釋云。何以故。佛以大千寶施見問。我亦就世間福德之相而答甚多。是約俗諦有相有為而言。



若在勝義諦中。絕相無為。豈可言福不福。而曰多不多哉。是福德者。即指上寶施之福德。輕N世諦之相。非勝義諦之性也。故不可以多少而論。今言多者。乃就有為俗諦而說。以是義故。如來見問。我所以約世諦而說福德之甚多也。



戊二、所較量

若復有人。於此經中。受持乃至四句偈等。為他人說。其福勝彼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一切諸佛。及諸佛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。皆從此經出。

 

若復有人,於此經中,受之於心,持久不忘,乃至四名偈等,為他人說,先覺覺人,自利利他,其所得性中之福德,勝彼七寶布施之福德多矣。何以故,一切三身四智諸佛,及無上菩提之法,皆從此文字般若而出,故稱般若為佛母。

 

本經以福德與智慧相較,前後九番,此段是第一番。



此中舉法施比較前財施也。意謂設若復有一人。於此般若經中隨便受持。或一卷半卷。乃至一句二句三句以至四句偈等。不但自持。又能為人演說其義。則其所獲福德。勝彼前來三千寶施之福德也。故本經云。隨說是經。乃至四句偈等。便能包括一切諸佛之法身報身化身等(三身)。所以法施所得福德比財施多。



並諸佛所證阿耨菩提之果法。莫不皆從此般若經而流出者。此何以故。縱前三千七寶之多布施。亦不及持說此經四句偈所獲之福德多。吾所謂佛.法皆從此經而出者。白佛言。須菩提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降伏其心起。乃至度生離相。佛身離相。果法離相。 直至此中並佛.法也無。則離相之旨。可謂離而又離。一切皆空。離諸一切相。破除我空。又滅法空。連空亦空。三空具泯。



疑點一、至此才講到第八分,卻說『於此經中 』,才講到四分之一,卻於此處就說全部『金剛經』,其實是指第五分和第六分,已經說到『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』的深奧道理,能夠一念生淨信,就已經把『金剛經』圓滿的道理講完了。第七分是解釋懷疑心,第八分是講較量福德。文中的『此經』就是指全部金剛經而言。所以除疑。



疑點二、文中所指的四句偈是何?

僅在第二十六分及三十二分才有,此時尚未講到?

此時是講『長行文』而言,意思是隨意講一小段經文,這個福德就勝過前面布施七寶者的福得了。



『何以故』是佛自己徵問,為何說一小段金剛經的福德就大過前面布施七寶者的福德呢?因為此小段經文不是文字相而是『文字般若』,而『般若』是諸佛之母,由金剛經而開悟,進而悟道至證道,親證成佛,皆由此經開悟,故說一切諸佛皆由此經出。其福勝彼的道理在此。



戊三、解伏疑

須菩提。所謂佛法者。即非佛法。



佛又恐人執著有法,隨又掃去曰:即非佛法,貍瓵蛈簹k者,不過藉以開悟眾生耳。六祖曰:佛者覺也,法者悟也,若不覺不悟,而外求他法,即非佛法。 

諸佛皆由此經生出,生出菩提法,有了佛果,又有菩提法,可是佛說的(有佛)、(有法)即非佛法,佛者覺也而不著相故如此說。(竟)



1. 此第八分講的是『教量持經的福德』。

2. 隨說一句經文所獲福德大於七寶布施。

3. 第八段言諸佛之法皆從此經出生。

4. 世間法的福德是著相的福德。

5. 七寶布施福德有限、而隨說一句經文福德無量。

6. 福德本無相、亦是佛種性、布施不可著福德相。

7. 所謂佛法即非佛法、只為開悟眾生權巧方便而說、亦不可執著佛法、否則又是著相難悟。







醒世詩



諸法皆空能破四相

佛性本具眾生自度

皆是我執太重不放

由是開悟皆能成佛

金剛堅固道心不退

剛強難調修清淨心

經中開悟即能見性

出泥不染離六塵境





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