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

課程資料

標題 (12)金剛經一相無相分第九(一)
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(2015-02-03 11:47:44) IP 125.227.236.37
內容

{一相無相分第九 }

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須陀洹能作是念。我得須陀洹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須陀洹名為入流。而無所入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。是名須陀洹。須菩提。 於意云何。斯陀含能作是念。我得斯陀含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斯陀含名一往來。而實無往來。是名斯陀含。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阿那含能作是 念。我得阿那含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阿那含名為不來。而實無不來。是故名阿那含。

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阿羅漢能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實無有法。名阿羅漢。世尊。若阿羅漢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。即為著我 人眾生壽者。世尊。佛說我得無諍三昧。人中最為第一。是第一離欲阿羅漢。世尊。我不作是念。我是離欲阿羅漢。世尊。我若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。世尊則不 說。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。以須菩提實無所行。而名須菩提。是樂阿蘭那行。





乙二、推廣詳住開解分(分三)

丙一、推廣詳住(分三)

丁一、正與推廣(分二)

戊一、推廣降心之法(分四) 

第九段言四相歸一,究竟無相;若有一相,即無得果。此段破不可得果之念。上言佛法不可執著,此言佛果亦不可著相。修中有果,隨證隨空。空生承四果之問,返躬自照,即以佛之所釵蚚狺坐]。



前面第三分講過『度生要離相』,行菩薩道要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。上求下化都要離相。若是不離相,則『妄心就降伏不了』,所以如來問二乘人證果時,是否心中 起念?眾等皆答『沒有』,即然沒有起念,自然就離相了。能夠離相。則『我執』即空。但是『法執』仍在。修持之時一定要破除我人等四相莫執著。



己一、初果離相 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須陀洹能作是念。我得須陀洹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須陀洹名為入流。而無所入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。是名須陀洹。 

本節所言須陀洹,斯陀含,阿那含,阿羅漢,四種小乘果位之聖人,較凡夫已為道高德重,惟佛仍恐人不知聖者以無念為宗,每興起所得之心、仍然會著相、所以如來再加開釋、分析明白修證原委。



因而向須菩提說:須陀洹在修行時是自認已得果,已得道了嗎?須菩提深知佛意。即回答說:沒有。世尊,須陀洹原為入流。是剛剛步入涅槃之聖流,初入無相之門,僅得預聖流之雅號,而心無所得,所以說而無所入,只是不入六塵境界,因而名須陀洹。



『須陀洹』是梵語,譯成中文叫『入流』或『預流』,已經入了聖人之流。須陀洹是證得初果聖者,僅三界分別『見惑』已斷進入見道位而已,但俱生『思惑』未斷。聖人生死已解脫,出三界,所以稱為聖人。

仍然需要『人天七次』再往返受生。



『入流』是入了聖人之流,他已不再入『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界』,對六塵境界不再起別心,不再起新的煩惱。三界內的分別煩惱,就是『見惑』。例如行者貪愛 一物不捨,越貪越厲害,則『識心』就會由『六塵』上生起來,再反過來貪著六塵,如此循環不止,又再生新的煩惱。因果不斷。



若『作是念』就是起了分別心,就是『法塵』起,即然證得初果就無分別心,因分別心已斷盡,故不會做是念想。想什麼呢?想自己已證得初果的心,所以須陀洹不會做如此想才能證得初果。因為須菩提是過來者,法會中二乘人及大菩薩皆有過此種經驗,故一聽就明白了。



此章廣釋前來菩薩應如是布施。所謂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等也。誚繸釾篿鰷`解此住心無住之法。即將彼自所證果。一一指而探問。俾知菩薩與聲聞雖有大小之別。然 無住之道則一。但以根有利鈍。發心之大小不同耳。正所謂一切賢聖。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也。誚p來此問。無非借口傳言。只要當機自述無住而已。然住者。乃取 著之意。故向下依次審問。皆云能作是念不。



正如來善用權智。令不打而自招也。當機俱答不也。諸人已定。復曰。世尊。我不作是念。而無住之理。益彰明者矣。須陀洹。此云入流。以根不入塵故。又名預 流。以初預聖流故。亦名逆流。以逆生死流故。復名抵債。謂不受業債故。然此四果。復有四向。謂向於果故。即須陀洹向等。此四果中。初為見道。



已二、二果離相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斯陀含能作是念。我得斯陀含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斯陀含名一往來。而實無往來。是名斯陀含。

佛又接著問,須菩提,你以為第二果斯陀含。他是已經漸修精進,修無漏業,念念不住六塵境界,而斯陀含亦自以為己得聲聞第二果否?須菩提回答說:沒有。是什麼原因呢?斯陀含心恝於道,只餘一生一滅,前念方著,後念即離,心不著生滅之相,是謂斯陀含。



(二)一來,音譯為斯陀含。分為一來向、一來果二種:

(1)一來向,即指已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者;因此位之聖者尚未斷除後三品之修惑,故一度生於天界再來人間而入般涅槃,故稱為一來。即是人天各再受生七次。然因此位之聖者尚未證入其果位,而僅趣向於第二果,故稱為一來向。



(2)一來果,即第二果,指已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,並證入果位者。又於一來向之聖者中,斷除前三品或前四品者,稱為家家聖者,簡稱為家家。家家, 即出一家而至另一家,例如從人間生於天界,又從天界生於人間。由欲界九品之修惑,遂須在欲界中生死七次,即在人、天中各受七生;



故若斷除九品修惑中之前三品(上上、上中、上下)者,由其餘六品修惑而尚須受三大生(人、天各三生),此稱三生家家。若斷除前四品(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、中 上)之修惑者,則由其餘五品修惑而須受二大生(人、天各二生),稱為二生家家。三生家家之中,「天三人三」或「人三天三」;二生家家之中,「天二人二」或 「人二天二」之受生者,因其於人、天中之受生次數相等,故稱為等生家家。



三生家家之中,「天三人二」或「人三天二」;二生家家之中,「天二人一」或「人二天一」之受生者,因其於人、天中之受生次數不同,故稱為不等生家家。其中 於天界或人間悟得預流果之聖者,稱為家家聖者;於天界得阿羅漢果之聖者,則稱為天家家;於人間得阿羅漢果之聖者,則稱為人家家。



『斯陀含』是二果,譯成中文稱之『一來果』,就是人天再受生一次,即可超出欲界而證得三果了。因為在初果時斷了分別『見惑』六品,但是俱生而來微細的『思 惑』尚未斷,因為思惑極微細難斷,遂然修佛時知道釵h道理,但是遇到可貪之時,心中仍然會起貪欲念頭,瞋心也會起,因為這一些是『俱生』而來的, 。



三界九地共有『九品』思惑,九九八十一品。其中是以『欲界』的九品最難斷。這就是受生輪迴的根本業根。最粗、最重、最難斷,所以稱為生死的根本。初果者已斷前『六品』思惑,二果者若能再斷後『三品』思惑,就可超出三界而證入三果了。



『斯陀洹』名為『一來』而『實無不來』,才名為『斯陀洹』叫『一來果』,這只是一個名字而已。事實上並沒有『一來之相』,因為證得初果時就無『分別心』了,此時亦無別心,故知只是在證道時的漸次位而已,實無不來,亦無來與不來之相。因此不會『作是念』想。



己三、三果離相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阿那含能作是念。我得阿那含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阿那含名為不來。而實無不來。是故名阿那含。

佛又問須菩提說:阿那含在修行時,自以為得聲聞第三果嗎?須菩提說:沒有。是什麼原因呢?阿那含不來欲界受生,內無欲心,外無欲境,習定已深,六塵四相,一一證空,而無不來之相,是謂阿那含。



(三)不還,音譯為阿那含,簡稱為那含。分為不還向、不還果二種:

(1)不還向,即指已證得一來果之聖者,將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三品,而即將證入不還果之階位;以其趣向於第三果,故稱不還向。不還向之中,若斷除欲界 九品修惑中之七品或八品,尚餘一品或二品者,須於欲界之天界中受生一次,稱為一間;又作一生、一品惑,即間隔一生而證果之義;亦稱一種子,或稱一種。



(2)不還果,即第三果,指已斷盡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三品,而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階位。因其不再返至欲界受生,故稱為不還。不還果又可分為五種,稱為五種不還,又作五種阿那含、五不還果、五種般。即:

1.中般,指不還果之聖者死於欲界而生色界時,於色界之「中有」位而入般涅槃者。

2.生般,聖者既生於色界,未久即能起道聖,斷除無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者。



3.有行般,生於色界,經過長時之加行勤修而入般涅槃者。

4.無行般,生於色界,但未加行勤修,任運經久,方才斷除無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者。

5.上流般,先生於色界之初禪,漸次上生於色界餘天之中,最後至色究竟天或有頂天而入般涅槃者。

上流般可分為樂慧、樂定二種。

此二種之上流般又分全超般、半超般、遍沒般三種。



全超般,指生於色界最下層之梵眾天,越過中間之十四天,而生於色界或無色界之最上天者。

半超般,指超越中間之一天乃至十三天者。

遍沒般,指不超過一天而遍受生於諸天者。上述之五種不還,再加上現般、無色般二種,則成為七種不還。



此時須菩提自問自答說『阿那含名為不來,而實無不來』。

為何三果聖者無此念呢?因為三果聖者心裡已無這個『不來之相』,心中無此相,則心不起分別,故無此不來分別心,亦無作是念想,故稱名為『阿那含』。



己四、四果離相

庚一、問答顯理 

須菩提!於意云何? 阿羅漢能做是念,我得阿羅漢道不?須菩提言:不也!世尊。何以故?實無有法,名阿羅漢。世尊!若阿羅漢作是念,我得阿羅漢道,即未著我人眾生壽者。

佛再問:須菩提,你以為無生阿羅漢當修行時,自念已得聲聞第四果嗎?須菩提回答說:不是。世尊,是什麼原因呢?



阿羅漢諸漏已盡,諸法不受,心空相滅,沒有得道之心,又怎能有得果之念呢?如果於道有得,於法有名,乃凡夫之行,也就是已著我人眾生壽者四相。道與法皆是 假名,在行為道,在教道法,佛法本空,有何可得。所以阿羅漢,若自念得道,就是著四相,何以能為阿羅漢呢?即是極微細我執亦須除盡。



(四)阿羅漢,意譯作應供、應、無學。分為阿羅漢向、阿羅漢果二種:

(1)阿羅漢向,又作無學向,指已證得不還果之聖者,入於阿羅漢道,雖尚未證入其果位,但以其趣向於第四果,故稱阿羅漢向。

(2)阿羅漢果,即第四果,又作極果、無學果。指已斷盡色界、無色界之一切見惑、修惑,而永入涅槃,不再有生死流轉之階位。證入阿羅漢果之聖者,超出三 界,四智已經圓融無礙,已無法可學,故稱為無學。前面所述之四向三果,皆為得漏盡,以證入阿羅漢果,常樂以戒、定、慧三者為修學,故稱為有學。



『阿羅漢』是梵語,譯成中文有三義;『殺賊』,『應供』,『無生』。

 

『殺賊』是比喻,煩惱會害行者的法身慧命,如賊一般,阿羅漢能將三界內的煩惱斷盡,亦即殺煩惱賊的意思。

 

『應供』 阿羅漢已將三界的見思煩惱斷盡,證成四果聖人,應受人天供養,給眾生種福田的機會。



『無生』三界內的生死,皆已了脫,有生有死,無生無死,此時『阿羅漢』已證得『阿羅漢道』,如來問須菩提時,就不可說我已得『阿羅漢道』即是接近於佛之位 階,不可作是念。若作是念,則入執著相。此十法界內的『見思』二惑皆已斷盡,有叫無生,則三界內一切法皆不起念,都不生了。如今不生一切法,如何會起一個 『阿羅漢道』呢? 其實根本就沒有一個實法叫『實無有法,名阿羅漢』。亦即阿羅漢是一個假名而已。




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