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

課程資料

標題 (51)金剛經威儀寂靜第二十九分
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(2015-02-03 12:26:07) IP 125.227.236.37
內容

(51)金剛經威儀寂靜第二十九分



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 

丁一、詳示 (分二)

戊一、正報無住 

須菩提。若有人言。如來若來若去。若坐若臥。是人不解我所說義。何以故。如來者。無所從來。亦無所從去。故名如來。

 

第二十九段言真性寂靜,不假威儀。



此段闡明如來之真義,以示法身無相。此即應身以表法身,掃去應化不定之跡,指出如來常寂法身也。 若以色見我。以音聲求我。是人行邪道。不能見如來。

佛告須菩提說:如果有人說,如來也可以來,也可以去,也能坐,也能臥,這人就是不瞭解我所說的真義。真佛無相,所以不可以來去坐臥形容之。何以故,真佛既 然無形相,豈有來去?真性如如,充滿法界,隨感而現,來固非來,有時隱藏,去亦非去,惟無去來,故名如來,即寂不動,感而遂通之意。真性實不可以言語形 容。



水清見月,月本非來。雲遮月隱,月亦非去。如心淨見佛,非是佛來,心垢不見,非是佛去。不垢不淨,心定如如,即見如來。 

『正報』就是『佛果』。此一科是說證得『佛果』,他不住『佛果』之『相』的道理。行走各地似是有來有去有行有臥相,如來者隨感而發,遍一切虛空法界,非來 非去,本即寂靜。法身無體,報身及應身皆有體相,而法身無體相。如來若有相,則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,此人並未開悟。故此人起分別心,才會有來去之分。此第 二十九分是解釋發起序之理。第十七分講『如來者,即諸法如義』。是親證一切法,如如不動的理體。成佛後的真如理體,是『如如不動』,周遍法界,所以無來無 去即明。



此明法身無去來。顯平等之義也。乃因上文若以色見聲求。不能見佛之偈。恐有謂言。如來現今語默動靜。四威儀中。有目皆睹。有耳皆聞。何云不見。故佛喚當機 而告之曰。設若有人作如是言。以為見我。或入舍衛去。或歸祇園來。有時跏趺而坐。有時吉祥而臥。若然者。是人皆不解我上來所說之義矣。何則。我前來曾云如 來者。即諸法如義。既是如義。何有去來之相。坐臥之實哉。此不過示同人法。應身邊事也。若在法身體上。尚不可形相而求。所謂語言道斷。心行路絕。又何得有 如是之事乎。故下徵釋云。



謂不可以語默動靜去來坐臥而見者。此何以故。蓋如來者。即諸法如義。體即實相。無相無不相。縱有去來坐臥。無非因機而示耳。不惟現在祇園來。說來而無來。 即從兜率來。亦未嘗來也。不但舍衛去。云去而無去。即後向雙林去。亦未嘗去也。若以此論。在如來則不來相而來。乃真來也。在眾生。則不見相而見。乃妄見 也。須知如來若來已。更不來。若去已。更不去。所謂來無所從。去無所至。則所可見者。更不可見矣。故云無所從來。亦無所去。由是無來無去。以故名之曰如來 也。此正結前去舍衛。來祇園。乃至敷座而坐一段公案。即無來去坐臥。以明平等之義也。



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結論



1.四威儀本即寂靜如如不動。

2.真佛不可以來去想,他是無來無去,去來自在。

3.真佛真性如如,隨感而現,充滿法界。

4.如來即寂不動,感而遂通之意。真性實不可以言語形容。

5.如來之真義,以示法身無相。此即應身以表法身,掃去應化不定之跡,指出如來常寂法身也。 

6.設若有人作如是言。以為見我。或入舍衛去。或歸祇園來。有時跏趺而坐。有時吉祥而臥。若然者。是人皆不解我上來所說之義矣。如來者,是諸法如義







醒世詩




威儀行住坐臥即自在

儀態自然及無作做相

自始至終無來亦無去

在於真性本即是寂靜

本來未去如今亦未來

即坐即臥亦非坐非臥

寂而不動自性即安靜

靜而又寂乃是真佛性








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