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

課程資料

標題 (2)般若之意義(1)
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(2015-02-03 13:38:05) IP 125.227.236.37
內容 (2)般若之意義(1)



聞、思、修三慧

指聞思修三慧。即簡擇事理之三種精神作用。即:

(一)聞慧,即由三藏十二分教或善知識處聞知,能生無漏聖慧,故稱聞所成慧。此為聲聞所成就。以修十二因緣法而成就。

(二)思慧,即由思惟所聞所見之道理而生之無漏聖慧,為緣覺所成就。以修四諦道而成就。

(三)修慧,乃依修習而生之無漏聖慧,為菩薩所成就。

 其中,聞慧為三慧之因,眾生若受持轉讀,究竟流布諸經藏,則生慧;依此聞慧則生思慧;依思慧則有修慧。



其中,聞慧為三慧之因,眾生若受持轉讀經典,究竟流布諸經藏,則生慧;依此聞慧則生思慧;依思慧則有修慧。此乃斷煩惱、證得涅槃之過程,猶如依種生芽,依芽生莖,依莖轉生枝葉花果。

故前聞、思二慧為散智,僅為發起修慧之助緣;修慧則為定智,具有斷惑證理之作用。故之以聞、思、修可以入三摩定地。再以戒、定、慧滅貪、瞋、癡。



一、般若性質可分三:



『文字』、『觀照』為何也稱作般若呢?因為沒有文字是無法起觀照的作用,若是沒有起觀照向內觀心,則是無法實證實相。

金剛經云:『不應取法、不應取非法』,若取法相、取非法相,則是著四相。行者若是以文字般若為工具,而起觀照般若為功用,則能了悟心外不可取相,心外亦不 可取法,否則即著我執四相。當知須破除凡夫極粗重的我執四相(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),亦能證悟心外不取相(我執)可破,將二乘人細微我執四相亦 除,即是(法執)可滅,當能證得實相境界(菩薩),即是真空妙有之境(實相)(空執)可滅,如此當證空亦非空、空亦不空,此乃是『空有不二』之理即明矣。



般若/三智/一切智:



(一)一切智,即了知一切諸法總相之智。總相即空相。此智乃聲聞、緣覺之智。,即了知一切時、一切界、一切事、一切種等一切法相之智;此乃如來世諦之智。

「於一切界、一切事、一切品、一切時,智無礙轉,名一切智。」即如實了知一切世界、眾生界、有為、無為事、因果界趣之差別,及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者,稱 為一切智。又一切智對於一切種智有總、別二相之義,若依總義,則總稱佛智,義同一切種智,如華嚴經大疏卷十六所載,如來以無盡之智,知無盡法,故稱一切 智。若依別義,則一切智為視平等界、空性之智,此即聲聞、緣覺所得之智;一切種智為視差別界、事相之智,乃了知「平等相即差別相」之佛智,



「總相是一切智,別相是一切種智;因是一切智,果是一切種智;略說一切智,廣說一切種智。一切智者,總破一切法中無明闇;一切種智者,觀種種法門,破諸無 明。(中略)佛自說一切智是聲聞、辟支佛事,道智是諸菩薩事,一切種智是佛事;聲聞、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,無有一切種智。



般若/三智/道種智:



(二)道種智,又作道種慧、道相智。即了知一切諸法別相之智。別相即種種差別之道法。此智乃菩薩之智。又作無滯智。即於上記四種一切法相,發心即知,不假方便,不假思量,了達無礙之智;此乃如來世諦之智。

為三智之一。即遍知世間、出世間一切道門差別之智慧,此種智慧乃屬菩薩之「不共智」。又稱一切道種智、道種慧、道智、道相智。據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之說,於 六波羅蜜中,能行分別思惟之智,稱為道種智,又指廣學一切道法以濟度眾生之菩薩智。天台宗以之配於空、假、中三觀中之假觀,而謂其乃破除塵沙惑所成的化道 之智。



般若/三智/一切種智:



(三)一切種智,又作一切相智。即通達總相與別相之智,即佛智。天台家認為,此三智為空、假、中三觀所成,即一切智為空觀所成,道種智為假觀所成,一切種智為中觀所成。 清淨智,即觀第一義,斷除一切煩惱習,而離障無染之智;此乃如來之第一義智。



三智之一。又作佛智。就廣義言之,一切種智同於薩婆若(一切智)。然於三智中,相對一切智,則指惟佛能得之智。即能以一種智慧覺知一切道法、一切眾生之因 種,並了達諸法之寂滅相及其行類差別之智。大乘起信論(大三二‧五八一中):「諸佛如來離於見相,無所不遍,心真實故,即是諸法之性。自體顯照一切妄法, 有大智用,無量方便,隨諸眾生所應得解,皆能開示種種法義,是故得名一切種智。」又大智度論卷二十七(大二五‧二五九上):「所謂禪定、智慧等諸法,佛盡 知諸法總相、別相故,名為一切種智。(中略)一切智是聲聞、辟支佛事,道智是諸菩薩事,一切種智是佛事。」



共般若、不共般若二類:



(二)共、不共二類般若;

(1)共般若:對聲聞、緣覺及初發心的菩薩共通所說的義淺(行淺)。修體空觀,了達萬法當體即空,僅證但空以了脫生死,通於三乘所共修證者。



(2)不共般若:僅對上為菩薩而說其義深(行深),修次第三觀(空、假、中)即一心三觀,了達萬法當體即是真如實相,實證中道之理,能從空出假,廣度眾生,引導修六度萬行而入智海,是唯菩薩所聞所修而異於二乘者。



此心經屬於不共般若,此經為觀自在菩薩承佛威力於靈山會上所宣說者,是大乘菩薩所修之微妙法門,以修空慧得以解脫,以大悲為方便,通達般若性空,以六度萬行為緣,修證成佛。



此為大乘菩薩所說義深(行深),以一心三觀,實證中道之理,能從空出假,廣度眾生能以六度萬行而入佛智海者。



如來所宣說般若的時間約二十二年之久。總合起來,共有八部般若,茲列表如下:

(1) 大品般若 十萬偈

(2)放光般若 二萬五千偈

(3)光讚般若 一萬八千偈

(4)道行般若 八千偈

(5)小品般若 四千偈

(6)天王問般若 二千五百偈

(7)文殊問般若 六百偈

(8)金剛般若 三百偈



總相與別相:



總括全體之狀態者,稱為總相;

僅指個別、特殊之狀態者,稱為別相。

例如,無常、無我等相共通於一切有為法,稱為總相;

水之濕相即為別相。

以觀佛為例,觀色身全體者為總相觀,

僅觀色身部分者為別相觀。

僅觀色身部分者為別相觀。



「性」與「相」、「修」相對。有不變之義。指本來具足之性質、事物之實體(即自性)、對相狀而言之自體、眾生之素質(種性)等。即受外界影響亦不改變之本質。



空、假、中觀:



「從假入空二諦觀、從空入假平等觀、中道第一義諦觀」而立。即:

 (一)空觀,又作從假入空觀、二諦觀。空者,離性離相之義。謂觀一念之心,不在內、不在外、不在中間,稱之為空;由觀一念空之故,而一空一切空,無假無 中而不空;此因空、假、中三觀能蕩除三惑之相,以空觀蕩除見思之相,以假觀蕩除塵沙之相,以中觀蕩除無明之相,三相皆蕩,即畢竟空,是為空觀。簡言之,自 世俗常識之立場(假),進入宗教立場之真理(空),是為空觀。



(二)假觀,又作從空入假觀、平等觀。假者,無法不備之義。謂觀一念之心,具足一切諸法,稱之為假;由觀一念假之故,而一假一切假,無空無中而不假;此因 空、假、中三觀皆能立法,以空觀立真諦之法,以假觀立俗諦之法,以中觀立中諦之法,三法皆立,即為妙假,是為假觀。簡言之、不停滯於「空」,而進入佛智遍 照之世俗境界,是為假觀。



(三)中觀,又作中道第一義諦觀。中即中正,泯絕二邊對待之義。謂觀一念之心,非空非假,即空即假,稱之為中;由觀一念中之故,而一中一切中,無空無假而 不中;此因空、假、中三觀皆能泯絕對待,言空則空外無法,言假則假外無法,言中則中外無法,三者皆絕待,即為圓中,是為中觀。簡言之,不執空觀、不執假 觀,空假圓融之大悲菩薩行,是為中道觀。



三惑(見思、塵沙、無明):



(一)見思惑,見惑與思惑之並稱。

見惑,乃意根對法塵所起之諸邪見。即迷於推度三世道理之煩惱;所見非真,但誤信所見虛幻的假象以為真,故會起煩惱。

思惑,乃眼耳鼻舌身五根,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,而起之想著。即迷於現在事理之煩惱。此見思惑為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三乘所共斷,故稱通惑。由此招感三界之生死,故為界內之惑,須以空觀對治之。五蘊不空,根塵互染,迷於虛幻而執著不放。



(二)塵沙惑,迷於界內外恆沙塵數之法所起之惑障,稱為塵沙惑。菩薩斷除見思惑後,易著於空觀,而未能進一步了知眾生之塵沙惑,及對治教化之方法,故此惑 又稱著空惑,能妨礙菩薩出假利生,化度眾生。又此惑為菩薩所斷,故又稱別惑,通於界內外,須以假觀破之。菩薩對於空執不放,易入斷滅空中之惑。



(三)無明惑,於一切法無所明了,故稱無明。即迷於中道第一義諦之煩惱。此惑乃業識之種子、煩惱之根本,聲聞、緣覺不知其名,屬界外之惑,唯在大乘菩薩,定慧雙修,萬行具足,方斷此惑,故又稱別惑。須以中觀破之。

修者於行陰區宇中,不明幽隱妄想故,進而造作成(業緣灣流),再以成就了受生的原動力,再度流轉於四生六道中受苦所起之惑。



***待 續***




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