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

課程資料

標題 (8)行深般若羅蜜多時
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(2015-02-03 13:48:37) IP 125.227.236.37
內容 (8)心經明所修行(行深般若羅蜜多時)(一)



丁二、明所修行



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此『深』字可通上下,若通上則謂之功行造詣之深厚,揀非行淺也;通下則謂深妙般若,揀非行淺般若也。



【分譯】行、是觀行、功行、指修行方面而說。可分下列四點;-

(1)小乘行:修四聖諦道、十二因緣法求證阿羅漢、辟支佛等小乘者。不知回小向大。是行淺。

(2)大乘行:修六度萬行、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當求佛果者謂之大乘行。是行深。

(3)漸次行:依十信、十住、十回向、十地,以至等覺、妙覺、次地修習者謂之漸次行。

(4)圓頓行:依圓教法門於諸位中修習一行,即具一切行,此為圓行亦名頓成行。行深般若即屬於此門。



二、深:對淺而言,是表示功行的超越功夫。

(1)修『人空般若』亦名共般若,但破我執,尚未破法執者,但見於空,不見不空,仍然執著於『空』上,是『聲聞』『緣覺』及『權教菩薩』所共修的,叫做『行淺』。



(2)修『法空般若』亦名不共般若,既破『我執』,又破『法執』,空,又見不空,以至空空,如此則三惑圓斷,二死永亡,證入中道實相第一義空,此為大乘菩薩所獨修習的,不入於六塵,無住而生心,三空俱泯,四相皆空,無證而證,無修而修,無得而得,無說而說,稱謂『行深』。



菩薩所修之『觀』有空、假、中三種不同境界,以及『析空觀』即(滅色取空)之義,因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若滅色取空,則入斷滅空中。修空需悟『無斷無滅』 之理,金剛經云:『如來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羅三妙三菩提。…..又云:須菩提!發阿耨多羅三妙三菩提心者,說諸法斷滅。莫做是念,何以故?發阿耨多羅 三妙三菩提心者,於法不說斷滅。 』



如來非以圓滿具足色相得阿耨多羅三妙三菩提,離相亦離,才不會著有,才能證得法身。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



此係貶小乘及成實論所說空觀之語。即分析人乃由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等要素所構成,分析色法至極微(物質構成之最小單位),或分析心至於一念(九十剎那),而依此分析之結果觀人、法二空之理。



『剎那』指極短之時間。即現今二十四小時中之六百四十八萬分之一,相當於七十五分之一秒。



據仁王護國般若經卷上載,一念為九十剎那,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。一念共八萬一千生滅。



『體空觀』、(即色是空)之義,為「析空觀」之對稱。全稱體色入空觀、體假入空觀、體法入空觀、體法觀。係指不待析破色、心諸法,而直接體達「因緣所生法,當體即空」之觀法。



 三論玄義有言(大四五‧四上):「小乘拆法明空,大乘本性空寂。」即指成實論等之觀空法,乃析破色、心諸法而見空;相對於此,大乘則直觀因緣所生法本性空寂,如幻如夢。



『次第三觀』是從析空觀起至一心三觀,  為天台化法四教中,別教所立之觀法。又作別相三觀、隔歷三觀。即隔歷次第而修習空、假、中三觀之意。對此而言,圓教所立一心三觀之觀法,稱為不次第三 觀。蓋別教認為,空、假、中三觀乃互相隔歷而不融通,故須次第漸觀之,由此可依次破除見思、塵沙、無明三惑,而得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等三智。然圓教 則認為,於一念心中即能圓觀空、假、中三諦,而不須次第修習之,故圓教之三觀稱為圓融三觀、不次第三觀。



『一心三觀』 乃天台宗之觀法。為天台宗基本教義之一。又稱圓融三觀、不可思議三觀、不次第三觀。一心,即能觀之心;三觀,即空、假、中三諦。知「一念之 心」乃不可得、不可說,而於一心中圓修空、假、中三諦者,即稱一心三觀。此為圓教之觀法,係不經次第而圓融者。摩訶止觀卷五上載,若一法一切法,即是因緣 所生法,是為假名假觀;若一切法即一法,此法即是空,是為空觀;若非一非一切者,即是中道觀。一空一切空,無假、中而不空,是為總空觀;一假一切假,無 空、中而不假,是為總假觀;一中一切中,無空、假而不中,是為總中觀,此即中論所說不思議之一心三觀。



其中,所謂一法一切法,指真如隨緣形成一切現象,皆不實在(世間一切皆是因緣虛幻假和之現象,非恆常不便者,亦會壞滅離散者),故為假,觀此則稱假觀;一 切法即一法,指一切現象皆真如顯現,無獨立之實體,故為空,觀此則稱空觀;一切現象非一非一切,同時具有上述兩種性質,此為中道,觀此則稱中道觀。如作空 觀,則假、中亦空,以三觀悉能蕩相破著之故。如作假觀,則空、中亦假,以三觀皆有立法之義故。如作中觀,則空、假亦中,以三觀之當處為絕對之故。以此觀於 空、假、中三諦之任何一諦,而三諦無不圓具,故稱一心三觀。然此不思議法,甚深微妙,其觀慧門,難解難入,故為圓教利根菩薩所修習者。



『諦』。審實不虛之義。指真實無誤、永遠不變之事實,即真理。增一阿含經卷十七載,如來所說之理法,真實不虛,稱為諦。



如果僅修空觀或假觀、乃至次第三觀是可名『深』的。



菩薩若能夠緣修『一心三觀』,照了『一境三諦』,境智一如、能所雙忘,四相滅盡,離相亦離,諸念亦無,頓證實相般若,真心本體徹底現前,尋回本心,回復本來面目,直指人心,就是『行深』般若。



三、般若波羅蜜:復因波羅蜜有三義:--

(1)文字般若:僅屬開解方面,是『淺』般若。

(2)觀照般若:只是修行部分,是『淺』般若。

(3)實相般若:為親證實相境界是『深』般若。



又一說法:

(1)行淺般若:將二乘轉五蘊成『五分法身』(戒身、定身、慧身、解脫身、解脫知見身)。

(2)行深般若:大乘轉五蘊成三德。(法身、般若、解脫等三德)



『五分法身』(戒身、定身、慧身、解脫身、解脫知見身)。 『蘊』即是積聚之義。

1.戒身:又作戒蘊、戒眾、戒品。即無漏之身語業。

2.定身:又作定蘊、定眾、定品。即無學之空、無願、無相等三三昧。

3.慧身:又作慧蘊、慧眾、慧品。即無學之正見、正知。

4.解脫身:又作解脫蘊、解脫眾、解脫品。即與正見相應之勝解。

5.解脫知見身:又作解脫所見身、解脫知見蘊、解脫知見眾、解脫知見品。即無學之盡智、無生智。其中,解脫身與解脫知見身,合稱為解知見。



『正見』 。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之因果,審慮諸法性相等之有漏、無漏慧,稱為正見。係八正道之一,十善之一。為「邪見」之對稱。即遠離或有或無之邪見,而採取持平 正中之見解,如遠離身見、邊見、邪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等「五不正見」之見解皆屬正見。故廣泛言之,凡為佛教所認可之道理,皆屬正見。



『無生智』指了知一切法無生之智。亦即滅盡一切煩惱,遠離生滅變化之究極智慧;於四諦已自知苦、斷集、修道、證滅,復更遍知無「知、斷、修、證」之無漏智。又已遍知斷盡欲、有、無明之三漏及結縛、隨眠等不再生起,故稱無生智。



(三漏)

(一)欲漏,又作欲有漏。即欲界所繫根本煩惱三十六隨眠中,除五部之無明外,其餘三十一種,另加十纏,稱為欲漏,共計四十一種。

(二)有漏,又作有有漏。即色界、無色界所繫根本煩惱各三十一隨眠中,各除五部之無明,其餘二十六種,二界合為五十二種。入阿毘達磨論卷上則加上惛沉、掉舉,而成五十四種。

(三)無明漏,三界五部之無明,即三界之癡煩惱,稱為無明漏。

結縛:為煩惱之異名,貪縛、瞋縛、痴縛等。



(三德)

三德即是:法身、般若、解脫三者。依南本涅槃經卷二載,三德猶如伊字三點(悉曇伊字為л)或摩醯首羅(大自在天)之三目(閠)。又據大乘義章卷十八載:



(一)法身:係指一切存在本來具足之真如,或指以功德法完成之身。

(二)解脫:即脫離煩惱束縛之謂。

(三)般若:則指悟之智慧。此三者,三即一,一即三;而在因位時,稱為三佛性;在果位時,稱為三德。



(三佛性)

依佛性所具因之義而立如下三因佛性:

(一)正因佛性,正乃中正之義,為遠離偏邪,是眾生本具之理性(自性佛心)。

(二)了因佛性,了即照了之義,以觀照般若,而實證實相般若,照見五蘊皆空,了達真如實體即空,為顯發法身之照了覺智。

(三)緣因佛性,緣即資助之義,為資助覺智之功德善根。



般若智亦有三種: 『一切智』、 『道種智』、 『一切種智』。以上所說的『三觀』是觀之『智』屬『因』, 『般若』的三智是所證之『智』屬『果』。

(1)修空觀成:能證一切智,斷見思煩惱。

(2)修假觀成:能證道種智,斷塵沙煩惱。

(3)修中觀成:能證一切種智,斷無明煩惱。

若僅能斷『一切智』及『道種智』則謂之『行淺般若』,若能圓證三智,即是『行深般若』。若僅斷『見思煩惱』、滅『分段生死』、證『有餘涅槃』,是『行淺般若』,若能斷『無明煩惱』、 『滅變異生死』、證『究竟涅槃』,是『行深般若』故曰: 『行深波若波羅蜜』。



四、時:



指菩薩在修行甚深波羅蜜多的功夫之時。是由『文字般若』起、『觀照般若』後而證得『實相般若』之時;能觀寂照不二、聽觀圓明、自在無礙之時,萬緣具足,無 證而證,無得而得,無說而說,離相無住,能所雙忘,實相真如之境,一切法平等無礙,亦無差別相,故知菩薩在修習般若,所修成就甚深之時,故能夠照見『五蘊 皆空』,而能度脫一切苦厄。



若作『正在』修習般若時解則會誤解其義,假如菩薩不在修習般若之時,就會誤以為無法照見五蘊皆空來解,就無法度一切苦厄了。問題就會發生。

【合譯】聖者觀自在菩薩,修習深妙般若,功行修證到了極致,證到了究竟涅槃的境界,故曰『行深般若羅蜜多時』。



丁二、明所修行(竟)



***待續***




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