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

課程資料

標題 (13)度一切苦厄(三)
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(2015-02-03 13:51:04) IP 125.227.236.37
內容 (13)度一切苦厄(三)(991214)



***續前段***



菩薩五十二階位/十迴向



指從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。迴向,乃以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之意。又作十迴向心,略稱十向。即:

(一)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,即行六度四攝(註一),救護一切眾生,怨親平等。

(二)不壞迴向,於三寶所得不壞之信,迴向此善根,令眾生獲得善利。

(三)等一切佛迴向,等同三世佛所作之迴向,不著生死,不離菩提而修之。

(四)至一切處迴向,以由迴向力所修之善根(註二),遍至一切三寶乃至眾生之處,以作供養利益。

(五)無盡功德藏迴向,隨喜一切無盡善根,迴向而作佛事,以得無盡功德善根。

(六)隨順平等善根迴向,即迴向所修之善根,為佛所守護,能成一切堅固善根。

(七)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,即增長一切善根,迴向利益一切眾生。

(八)如相迴向,順真如相而將所成之善根迴向。(九)無縛無著解脫迴向,即於一切法無取執縛著,得解脫心,以善法迴向,行普賢之行,具一切種德。

(十)法界無量迴向,即修習一切無盡善根,以此迴向,願求法界差別無量之功德。



註一{四攝}

即菩薩攝受眾生,令其生起親愛心而引入佛道,以至開悟之四種方法。若依其原語直譯,則稱為「四種把握法」。四攝法又作四攝事、四事攝法、四集物,簡稱四攝、四事、四法。



四攝即(一)布施攝,又作布施攝事、布施隨攝方便、惠施、隨攝方便。即以無所施之心施受真理(法施)與施捨財物(財施)。謂若有眾生樂財,則布施財;若樂法,則布施法,令起親愛之心而依附菩薩受道。

(二)愛語攝,又作能攝方便愛語攝事、愛語攝方便、愛言、愛語。謂依眾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,令起親愛之心而依附菩薩受道。

(三)利行攝,又作利行攝事、利益攝、令入方便、度方便、利人、利益。謂行身口意善行,利益眾生,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。

(四)同事攝,又作同事攝事、同事隨順方便、隨轉方便、隨順方便、同利、同行、等利、等與。謂親近眾生同其苦樂,並以法眼見眾生根性而隨其所樂分形示現,令其同霑利益,因而入道。



註二{善根}

又作善本、德本。即產生諸善法之根本。據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羅經載,比丘知善、知善根,是謂成就見、得正見,於法得不壞淨,入於正法中。無貪、無瞋、無癡三者為善根之體,合稱為三善根。



註三{普賢}

華嚴宗將斷絕一切言語思慮之佛境界,稱為性海果分,即毘盧遮那佛之法門;相對於此,應眾生機緣而說教之緣起因分,即普賢菩薩之法門。普賢菩薩在人格上乃等 覺位之菩薩,由理而言,則象徵理、定、行,為諸佛之本源,亦為一切諸法之體性,若入果位,稱為性海。故信、解、行、證一切普法者,不問凡聖,皆稱為普賢, 體悟此種一乘普賢之大機境界,稱為普賢境界。



菩薩五十二階位/十地



大品般若經卷六述及乾慧乃至佛之十地,謂菩薩依方便力修六波羅蜜,同時順次行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,經前九地至佛地。此十地為菩薩所具者;所謂佛地在此非指佛果,乃指菩薩如佛修十八不共法等。共分以下十地:

(一)乾慧地,又作過滅淨地、寂然雜見現入地、超淨觀地、見淨地、淨觀地。乾慧意指單有觀真理之智慧,而尚未為禪定水所滋潤。此位相當於聲聞之三賢位,以 及菩薩自初發心乃至得順忍前之覺位。(二)性地,又作種性地、種地。即聲聞之四善根位與菩薩得順忍之位,雖愛著諸法實相,但不起邪見,係智慧與禪定相伴之 境地。

(三)八人地,又作第八地、八地。人即忍意。相當於聲聞見道十五心(已體認四諦十六心之八忍七智)之須陀洹向,與菩薩之無生法忍。 「從境為名,理寂不起,稱曰無生;慧安此理,名無生忍。」

(四)見地,又作具見地。相當於聲聞四果中之初果須陀洹果,與菩薩阿鞞跋致(不退轉)之位。

(五)薄地,又作柔軟地、微欲地。聲聞已斷欲界九種煩惱(修惑)一分之位,即須陀洹果或斯陀含果。亦指菩薩已斷諸煩惱,猶存薄餘習之位,即阿鞞跋致以後至未成佛間之覺位。

(六)離欲地,又作離貪地、滅婬怒癡地。聲聞斷盡欲界煩惱得阿那含果之位,與菩薩離欲得五神通之位。

(七)已作地,又作所作辦地、已辦地。即聲聞得盡智、無生智證得阿羅漢果,或菩薩成就佛地之位。

(八)辟支佛地,即觀十二因緣法而成道之緣覺。

(九)菩薩地,指從前述之乾慧地乃至離欲地,或指自後述之歡喜地乃至法雲地(初發心至金剛三昧),即菩薩自最初發心至成道前之覺位。

(十)佛地,指一切種智等諸佛之法完全具備之位。大智度論卷七十五載,此三乘共位之菩薩,依無漏智斷盡疑惑而開悟;如燈心燃燒,不一定於初焰或後焰燃燒,同理十地之斷惑亦不固定於任何一地,而係各自皆能至於佛果,故喻謂燋炷之十地。



註一{四善根位}

指見道以前,觀四諦及修十六行相以達無漏聖位之四種修行階位。

 四善根位為:

(一)糓位,又作煖法,係以光明之煖性為譬喻;此位可燒除煩惱,接近見道無漏慧,而生有漏之善根,並以此位觀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之四諦及修十六行相,而生有漏之觀慧。修至此位,即使退卻而斷善根,造惡業,乃至墮入惡趣,然而終必能得聖道而入涅槃。



(二)頂位,又作頂法,於動搖不安定之善根(動善根)中,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,乃不進則退之境界;於此修四諦、十六行相。修至此位,即使退墮地獄,亦不至於斷善根。



(三)忍位,又作忍法,為確認四諦之理,善根已定,不再動搖(不動善根)之位,不再墮落惡趣。忍位有上、中、下三品之別:(1)下忍位,修四諦十六行相。

(2)中忍位,漸次省略所緣及行相(減緣減行),最後僅留欲界苦諦之一行相,而於二剎那間修觀。該一行相,即依觀者之根機利鈍,而殘留四行相中之任一行相。

(3)上忍位,係於一剎那間觀中忍位之同一行相。至上忍位時,可得五種不生,即:

1.生不生,謂不生於卵生、濕生。

2.處不生,謂不生於無想天、大梵天處、北俱盧洲。

3.身不生,謂不生於扇搋(ㄔㄨㄞ)(男子無性器官)、半擇迦(半男根)、二形(男女性器同具)。

4.有不生,謂不生於欲界第八有及色界第二生。

5.惑不生,謂不生見惑。若加下忍位之趣不生(不再生於惡趣),則為六種不生。



(四)世第一法位,又作世第一法,為有漏世間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,此位與上忍位相同,觀修欲界苦諦下之一行相,於次一剎那入見道位而成為聖者。



註二{欲界第八有} 

「極七返有」之對稱。又作第八生。即預流果之聖者,受生至欲界,最多為七次,而不受第八生。然就此七生而言,小乘諸部中,彌沙塞部主張受生於人趣與受生於 天趣共合為七生說;說一切有部則主張人趣與天趣各立七生說。據中阿含卷四十七多界經載,見道圓滿之聖者,不受第八有。故若如說一切有部所主張,預流果聖者 之輪迴生死,人趣與天趣各受生七次,則共有十四生,而應不僅第八有;關於此點,有部為會通之,則謂經之意乃就人趣而言。

最長僅於人界與天界中各往返七度;此即言十四生間必證得阿羅漢果,絕無第八度再受生者,故稱為極七返有、極七返生。



菩薩五十二階位/等覺地

(等覺)又作等正覺。佛十號之一。即指佛。為菩薩修行至極位之稱。等覺,意為等正之覺;即所遍悟之真理,與諸佛所悟菩提內容相等。

「阿耨多羅」意譯為「無上」,「三藐三菩提」意譯為「正遍知」。乃佛陀所覺悟之智慧;含有平等、圓滿之意。以其所悟之道為至高,故稱無上;以其道周遍而無所不包,故稱正遍知。大乘菩薩行之全部內容,即在成就此種覺悟。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則譯為「無上正真道意」。



菩薩五十二階位/妙覺地

指覺行圓滿之究竟佛果,故亦為佛果之別稱。又稱妙覺地。為究極理想境地之表現;係由等覺位更斷一品之無明,而得此妙覺位。於此位能斷盡一切煩惱,智慧圓妙,覺悟涅槃之理。究竟圓滿成佛。



丁四、明所得益(度一切苦厄)

凡夫被『見思煩惱』所蔽,於『五蘊』『十二入』『十八界』而起『我執』,故招致『分段生死』苦。

二乘人被『塵沙煩惱』所蔽,於『四聖諦』、『十二因緣』而起『偏空法執』。



權(為度化眾生而假示現)教菩薩行深般若觀勝智明了,並非僅『照見五蘊皆空』,連『四聖諦』、『十二因緣』及『六度萬行』等法,當下無一不是『照見五蘊皆空』。



能空『六道』之迷情,則見思惑斷,度脫分段生死,四聖諦因緣空,而二乘人法執即空,則塵沙惑斷,無智無得,而十方菩薩成就,三世諸佛之阿耨多羅三妙三菩提證成,則無明惑斷,而度脫變異生死。三惑圓斷,二死永亡,那還有(一切苦厄呢?)



般若如燈燭,以燭照暗,則暗無不除,般若照時則三惑無不消除,三惑為造業之根本,根本即滅,苦果則消,一切可厄自然度脫無存。因為眾生迷時妄見諸相謂實有,就會起貪著愛欲念,故有『一切苦厄』,眾生若悟時,就能夠徹見諸法皆空,不取不貪故為菩薩,故無『一切苦厄』。



【合譯】五蘊身心為一切眾生造業及受苦的總根源,如今既然能夠照見『五蘊皆空』,則一切造業的根本消除,自然就沒有一切苦厄的產生,故曰『度一切苦厄』。



丁四、明所得益(竟)

丙初、總示菩薩修證境界(竟)



***待續***




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