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ng Thomas 青雲雲海宮粉絲團 LINE Mail youtube

課程資料

標題 (32)無苦、集、滅、道{四聖諦道祥解}(四)
發表者 青雲雲海宮 (2015-02-03 14:01:33) IP 125.227.236.37
內容 ***續前***(部分摘錄自人間福報)



(32)無苦、集、滅、道{四聖諦道祥解}(四)



{識通賽}



於三觀中,空觀如步伐,假觀如乘馬,中道觀如神通;此乃次第三觀的修道相貌。 「通塞」於即空、即假二觀中,破除見思惑與塵沙惑,雖然於除惑當下是 「通」,但相對「中觀」時,仍然具有無明,故稱之為「塞」。中道觀,雖比空、假二觀殊勝,名為「通」;若不解、不達空、假二觀,仍然稱為「塞」。各種修道 的層次,於法相上有深淺不同,但皆有通與塞的情形,縱使是於中道觀中,生起苦集、無明、六敝,也還是修道上的「障礙」。



{一心三觀}。其中,所謂一法一切法,指真如隨緣形成一切現象,皆不實在,故為假,觀此則稱假觀;一切法即一法,指一切現象皆真如顯現,無獨立之實體, 故為空,觀此則稱空觀;一切現象非一非一切,同時具有上述兩種性質,此為中道,觀此則稱中道觀。{真如}布於宇宙中真實之本體;為一切萬有之根源。緣起之 理法乃永遠不變之真理,故稱為真如。



若以一心三觀觀法相,即破豎(前後)之通塞;以三觀一心,能破橫(同時)中之通塞。一心三觀、三觀一心,雖於文字上不同,其道理是一樣的。空觀中具足三 觀,如步伐山壁,破三百由旬之通塞;假觀亦具足三觀,如乘馬,破四百由旬之通塞;中道觀的三觀,如神通,破五百由旬之通塞。 於一心中,能即「空、假、 中」三觀,一切山河、石壁、眾魔(天魔)、群道(指外道或偏小乘者),皆如虛空。一心三觀,於修道各種法相中,通達無礙,過五百由旬,到佛地的寶所。若於 一一法中、一一心中,皆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具足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度,是名無通無塞,雙照通塞。所以,有智慧的人,能善知法相,如良醫知病得失。於無生門 「識通塞」的內容,就是如此。假觀門與中道觀門,也是如此!



已介紹「識通塞」的內容,以下是對「通塞」的小結,及簡擇橫、豎、通、塞的關係。 問:通塞、得失,字、非字,是一?還是異? 答:此是一意,有種種說法,也有差別。通塞,是從「解」來說;得失,是從「行」來說;字、非字,是從教來說。



(一)約解:解釋圓融無礙、沒有執著,是名為通;解釋偏而起執著,是名為塞。



(二)約行:理解是修行的根本,正確之行是由解而生,由解說偏圓之理,令修行知得失。



(三)約字:字即「教」也。有名有實,名為「知字」,有名無旨,名為「非字」。例如蟲食木,有成字者,此蟲不知是字、非字,有智慧的人,見到此種情形,不會說是蟲了解字義。



《金光明經》說:「正聞、正聽,正分別、正解於緣,正能覺了。」這其中,知字、非字,是正聞、正聽;知道得、失,是正分別、正解於緣;知道通與塞,是正能 覺了。雖然有這樣的分別,但同是顯發實相啦! 問:橫塞時,塞豎通嗎?豎塞時,塞橫通嗎?橫通時,通豎塞嗎?豎通時,通橫塞嗎? 答:依之前所說的內容 來講,四諦、因緣、六度,名為「橫通」。苦集、無明、六蔽,名為「橫塞」。先空、次假、後中,名為「豎通」。見思、塵沙、無明,名為「豎塞」。



這四者的關係,一往,然;二往,不然。



從第一層次而言(一往):無明即是見思惑,即是橫的障礙;中道觀的智慧對治一切,即能通橫(同時)塞。



從第二層次而言(二往):見思中,苦集及無明、六蔽,唯障於真諦,不能障中道。真諦的諦、緣、度,但能破見思,不能破無明。無明自障中道故,不關真諦。中道智破無明,亦不關見思惑,是故說豎義對當別。



依「橫、豎」之「通、塞」而言:橫(同時)的障礙較近,不能障礙豎(前後)的通;橫通的力量弱,不能使豎(前後)的障礙去除;豎(前後)的障礙深遠,故不 能作為橫的障礙;而豎(前後)通達,是不能去除橫(同時)的障礙的。以比喻來說:橫如橫坐標,豎如縱坐標。橫如融會,豎如貫通。塞為不融會、不貫通。以 上,即是「識通塞」的解說內容。



『四念處』為三十七道品中之一科。指集中心念於一點,防止雜念妄想生起,以得真理之四種方法。乃原始經典中所說之修行法門。又作四念處、四意止、四止念、 四念、身受心法。即以自相、共相,觀身不淨、受是苦、心無常、法無我,以次第對治淨、樂、常、我等四顛倒之觀法。念,含有慧觀之義;住,即於身、受、心、 法四境,生起不淨、苦等觀慧時,其念能止住於其處。



 據俱舍論卷二十三載,修習四念住之法,係以自相、共相,依次觀照身、受、心、法四境。自相,乃四境各別之自性;如身之自性,為四大種所造之色。共相,則為諸法共通之性,即一切法皆具有非常、苦、空、非我等之性。



四念住即:



(一)身念住,又作身念處。即觀身之自相為不淨,同時觀身之非常、苦、空、非我等共相,以對治淨顛倒。

(二)受念住,又作受念處。即觀於欣求樂受中反生苦之原由,並觀苦、空等共相,以對治樂顛倒。

(三)心念住,又作心念處。即觀能求心之生滅無常,並觀其共相,以對治常顛倒。

(四)法念住,又作法念處。即觀一切法皆依因緣而生,無有自性,並觀其共相,以對治我顛倒。



四念住之體皆各有三種,稱為三念住。即:



(一)自性念住,又作性念處。以能觀察身、受、心、法之聞、思、修等三慧為體。

(二)相雜念住,又作共念處。以與慧同時存在之心、心所(精神作用)等為體。

(三)所緣念住,又作緣念處。以慧所緣之對象,即身、受、心、法等四境為體。



 四念住之觀法,可分為別相、總相二種。即:



(一)別相念住,為四念住之各別觀法。

(二)總相念住,為總合四念住之觀法。



又四念住中之前三境(身、受、心)為雜緣,第四法念住則通於雜緣與不雜緣。唯觀法念住者,稱為不雜緣;於身、受、心、法等,或觀二境、三境之合緣,或總觀四境之合緣,則稱為雜緣。若修習雜緣法念住,可入四善根位。



{四善根}如下:四正勤是煖位,四如意足是頂位,五根是忍位,五力是世第一法位,七覺支是修道位,八正道是見諦(真諦)位。



(1)煖位,此位可燒除煩惱,接近見道無漏慧,而生有漏之善根。

(2)頂位,又於動搖不安定之善根(動善根)中,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,乃不進則退之境界。

(3)忍位,為確認四諦之理,善根已定,不再動搖(不動善根)之位。

(4)世第一法位,為有漏世間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,於次一剎那入見道位成為聖者。



勤,不怠之義;斷,斷障之義,或以精勤心斷除怠慢心。正勤之梵語為,四正勤即方便精勤於斷惡生善之四種修行品目。為三十七道品中之第二行品。



四正勤即:



(一)為除斷已生之惡,而勤精進。

(二)為使未生之惡不生,而勤精進。

(三)為使未生之善能生,而勤精進。

(四)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長,而勤精進。以一心精進,行此四法,故稱四正勤。



道品相生:說明三十七道的七項中,彼此相生的關係。因修四念住是為了對四聖諦做更好的取捨,在觀察身、受、心、法四念住的道之後,產生如何取捨的想法,並努力精進善與不善的取捨,故修四正勤。  



因修四正勤,精進於對善、不善的取捨,就能修出正確無誤的禪定,此禪定就是殊勝功德的基礎,即是四神足。有了四神足,方生五善根之自在。修五根達到煖、頂 五根的基礎上,才能達到忍與世第一法的五力。串習五力的智慧,會達到現證空性的七菩提分。有了七菩提分現觀的道,方能入八正道,是名「善巧調適」。



八正道,具足戒、定、慧等,皆名為正道。戒、定、慧三學是佛教的實踐綱領,八正道歸納起來,亦不出戒、定、慧三無漏學:正見、正思惟屬於慧學;正語、正業、正命屬於戒學;正念、正定屬於定學;正精進通於戒、定、慧三學。



『八正道』正見、正志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等。



(一)正見,又作諦見。即見苦是苦,集是集,滅是滅,道是道,有善惡業,有善惡業報,有此世彼世,有父母,世有真人往至善處,去善向善,於此世彼世自覺自 證成就。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之因果,審慮諸法性相等之有漏、無漏慧,稱為正見。。即遠離或有或無之邪見,而採取持平正中之見解,如遠離身見、邊見、邪 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等「五不正見」之見解皆屬正見。

(二)正思惟,又作正志、正分別、正覺或諦念。即謂無欲覺、恚覺及害覺。即思考真實之道理,亦即遠離貪欲、瞋恚、害念等邪思惟,而對無貪、無瞋、不害等生起思惟。

(三)正語,又作正言、諦語。即離妄言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等。。即遠離妄言、兩舌、粗言、綺語等一切虛妄不實之語。又以正語亦必為合乎道理之語,故又稱順理語。

(四)正業,又作正行、諦行。即離殺生、不與取等。。即身口意三業清淨,遠離殺生、不與取、邪淫等一切邪妄。

(五)正命,又作諦受。即捨咒術等邪命,如法求衣服、飲食、床榻、湯藥等諸生活之具。。佛弟子依從正法,清淨身口意三業;遠離咒術、占卜等五種邪惡之謀生方法,而如法求取衣服、飲食、湯藥、床榻等生活資具,即稱為正命。

(六)正精進,又作正方便、正治、諦法、諦治。發願已生之惡法令斷,未生之惡法令不起,未生之善法令生,已生之善法令增長滿具。即謂能求方便精勤。又作精勤、勤精進、進、勤。謂勇猛勤策進修諸善法;亦即依佛教教義,於修善斷惡、去染轉淨之修行過程中,不懈怠地努力上進。

(七)正念,又作諦意。即以自共相觀身、受、心、法等四者。。即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。可分為二:

(一)世俗有漏正念,即與有漏作意相應之善念。(二)出世間無漏正念,即依無漏之正見能思惟諦境,而與無漏作意相應的明記不忘之念。

(八)正定,又作諦定。即離欲惡不善之法,成就初禪乃至四禪。 令心專注於一對象,而達於不散亂之精神作用,或即指其凝然寂靜之狀態。反之,心散亂不止之狀態,則稱為散,二者合稱定散。



***待續***




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