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標題 |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詳解 {50} | ||
發表者 | 青雲雲海宮 (2015-02-03 15:32:01) | IP | 125.227.236.37 |
內容 |
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詳解 {50} 一相無相分第九 {一相無相分第九 } 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須陀洹能作是念。我得須陀洹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須陀洹名為入流。而無所入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。是名須陀洹。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斯陀含能作是念。我得斯陀含果不。 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斯陀含名一往來。而實無往來。是名斯陀含。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阿那含能作是念。我得阿那含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阿那含名為不來。而實無不來。是故名阿那含。 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阿羅漢能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實無有法。名阿羅漢。世尊。若阿羅漢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。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。世尊。佛說我得無諍三昧。 人中最為第一。是第一離欲阿羅漢。世尊。我不作是念。我是離欲阿羅漢。世尊。我若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。世尊則不說。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。以須菩提實無所行。而名須菩提。是樂阿蘭那行。 乙二、推廣詳住開解分(分三) 丙一、推廣詳住(分三) 丁一、正與推廣(分二) 戊一、推廣詳心之法(分四) 第九段言四相歸一,究竟無相;若有一相,即無得果。此段破不可得果之念。上言佛法不可執著,此言佛果亦不可著相。修中有果,隨證隨空。空生承四果之問,返躬自照,即以佛之所許而證之也。 前面第三分講過『度生要離相』,行菩薩道要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。上求下化都要離相。若是不離相,則『妄心就降伏不了』,所以如來問二乘人證果時,是否心中起念?眾等皆答『沒有』,即然沒有起念,自然就離相了。 己一、初果離相 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須陀洹能作是念。我得須陀洹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須陀洹名為入流。而無所入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。是名須陀洹。 本節所言須陀洹,斯陀含,阿那含,阿羅漢,四種小乘果位之聖人,較凡夫已為道高德重,惟佛仍恐人不知聖者以無念為宗,每興起所得之心。 歡迎瀏覽本宮網址: http://www.goldenmom.org 請加入: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..南港青雲雲海宮…粉絲團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oldenmom.org?hc_location=timeline {待續} |